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网络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网络建设和保障支撑数亿人同上网课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6-22
摘要:网络建设和保障支撑数亿人同上网课---网络课堂上,跨越千山万水又汇聚于小小屏幕的几亿张面孔,见证了一场高效给力的网课保障战。

  数据潮水般涌入,流量之大在世界互联网历史上前所未有

  网络建设和保障支撑数亿人同上网课

  核心阅读

  网络课堂上,跨越千山万水又汇聚于小小屏幕的几亿张面孔,见证了一场高效给力的网课保障战。

  几亿人同上网课的云淡风轻,背后是网络世界的波澜起伏。高效运转、清晰流畅的网络课堂,凸显了以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的底气,也反映了我国网络应用极其丰富、数字产业蓬勃发展的可喜成就。

  从网络基础设施落后到网民规模超过9亿,网络宽带像水、电一样随取随用,信息网络水平的不断提升,为有效助力疫情防控,满足在线上课这样的快速增长需求提供了坚实支撑。

  我国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取得跨越式发展,得益于既能遵照通信技术的演进规律,又坚持了适度超前原则,在追赶世界先进的步伐中,敢于超前谋划布局。正是瞄准前沿敢于创新,我国5G发展取得积极进展,5G基站以每周新增1万多个的数量在增长,新一代通信技术和数字经济的融合在不断加深。

  随着5G、千兆光纤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基建的加快推进,数字技术和网络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完善,数字鸿沟会不断缩小,数字化产业和产业数字化将持续发展,为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每天,海量数据的潮起潮落,映射着9亿多中国网民的在线作息规律。平时的数据流动井然有序,即使是“双11”、春节“红包雨”这种数亿人涌入的时刻,也经受住了海量访问的考验。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验——全国大中小学校2.65亿在校生全面转向线上课程;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几乎一半网民使用在线教育。网课需求增长速度之快,时间之紧,流量峰值的难以预测,都属“中国互联网上头一遭”。

  “简直像打仗一样。”当数据潮水般涌入,前端的互联网应用扼守入口,后台的服务器集群严阵以待,通畅的通信网络保驾护航……一场网课保障战役迅速打响。

  怎么上好“开学第一课”?

  网课上,无数面孔、声音转化成庞大的数字比特流,浩浩荡荡经由网络涌向空中课堂

  时间之紧让一切都发生了质变。

  在武汉,全市90万学生定于2月10日8时30分集体登录空中课堂。冲锋的时间确定,所有的工作从这个节点开始倒推:

  1月30日必须完成空中课堂的搭建,这距离湖北省发布延期开学公告仅隔7天时间,也是春节放假的7天;

  1月24日大年三十,武汉市教育局向各家互联网公司广撒英雄帖,紧急提出需求;

  1月25日大年初一,已经有技术团队开始商量项目方案……

  接到这一紧急任务,腾讯教育产品经理聂晓凯大年初三就从老家河北赶回广州,与同事们开始持续奋战。武汉那一头的技术团队,也正在为空中课堂的上线加班加点。筛选解决方案、进行技术调试、设计课程内容,还要设置直播授课、互动答疑、点播回看、作业、考试等多种功能模块……时间紧、任务重、上线急,技术人员在枯燥的“测试——改进——测试”中不断循环往复。

  1月30日,武汉空中课堂如期搭建完成。但等待团队的是更大的压力。在广州,聂晓凯和同事们连续几天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为的是做好应对突发状况的准备。“每天都在调试。平台承接人数有可能超过90万人,甚至达到上百万,万一崩了怎么办?!”

  2月7日进行线上测压时,原本计划5万学生上线测试,却突然暴增到近10万。幸运的是,由于前期准备充分,平台经受住了流量压力。“扛住了!”看到测压结果,聂晓凯心底涌起喜悦:3天后的全武汉在线开课有保障了。

  与此同时,湖北省水果湖第一中学副校长罗林一直有个担忧:“要保证老师们在短时间内学会并顺利开课,这个平台的操作流程就不能复杂。”

  为了让老师们能极速开课,腾讯产品开发团队以最快的速度响应,不到48小时就重新开发出一套腾讯课堂极速版软件,陆续安装在了包括水果湖第一中学老师们在内的全国百万名老师的电脑上。老师们通过手机号注册,10秒就能搭建起专属的空中课堂;学生们在手机上收到链接后,1秒点击即可进入上课模式。

  “我们特意召集了两个班的学生和老师参与测试,声音清晰、画面不卡顿,PPT播放流畅,学生还可以举手发言,对话系统完好。”看到学习效果,罗林的心放了下来。

  2月10日早上7点,聂晓凯早早地坐在电脑前,眼睛紧盯着屏幕上的各种数据,严阵以待。

  8时30分,90万人从包括腾讯在内的4个不同直播端口登录武汉空中课堂。打开软件,无数面孔、声音转化成庞大的数字比特流,浩浩荡荡经由网络涌向空中课堂。空中课堂平台有条不紊地应答着每一个访问请求,从容而极速地吞吐着数据需求。学生们几乎感觉不到时间延迟,如同坐在课堂实时听讲。平台运行稳定,聂晓凯长舒了一口气,和同事们击掌庆祝。

  2月10日这一天,类似场景在全国各地同时上演:河南开封全市全学段12个年级的网络课堂直播间里,总观看人数累计超过200万;300多个城市的学校里,60万教师变身主播,通过钉钉直播为5000万学生上课……这种大规模的在线课堂教学,在中国互联网历史和教育史上都不曾有过先例。从平台搭建、网络课堂功能模块的设计,到师生的使用培训,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这是绝无仅有的体验。来自日本东京一家电视台的记者,在“作业帮直播课”平台观摩了一堂在线网课后大为惊叹。“课堂”上,老师随机点名,身处天南海北的学生们,无论是在大城市还是小县城,都实时反应、流畅作答。这让日本记者直呼“你们的支持能力怎么这么强!”

  这只是这场网课保障战的开始。

  怎样保持清晰流畅?

  大带宽的视频直播集中在一个时间点上突然发生,下课后流量又突然消失,对互联网基础设施是一个难以判断的压力负载

  “宽带网络就是高速路,卡顿就像堵车。云服务器是远处的一个仓库。老师将文件传到云服务器上,学生再从云服务器那里取回来。”腾讯QQ产品总监夏志勇用物流比喻上网课:为了让整个过程通畅,高速路要够宽,路上的车要够快,仓库也要够大,能容得下百万人乃至千万人存东西、取东西。“我们这些应用APP,相当于物流公司,开着很多货车把需求运来运去。”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