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 供图 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有一片美丽的小山坡,层峦叠嶂间隐约可见碉楼寨房与佛塔经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编织挑花刺绣传承人杨华珍便出生于这里。 杨华珍自幼学习藏族传统编织、挑花刺绣技艺,在刻苦研习之下,成为了第一个归纳总结藏族编织挑花刺绣的人。 2011年,杨华珍组建成立了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一个隐藏在邛崃市邛窑遗址公园,收藏着近5000件藏羌文化精品,将传统与时尚,中国与世界深度融合的艺术空间。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凭借高超的技艺与鲜明的民族特色,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吸引了一大批国际品牌及明星艺人的合作邀请。 最近爱马仕正在研究如何将杨华珍设计的羌绣纹样运用在自己的产品中,而美国星巴克、法国欧莱雅、日本植村秀、五月天乐队主唱阿信、台湾地区艺术家不二良等都曾与之有过深入的联动。 【推荐理由】 以中华文明传统文化的动人魂魄,在针起线落间,织绣着民族与世界融合的华章。 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邛崃市邛窑考古遗址公园内 知美术馆 知美术馆。知美术馆 供图 位于新津县老君山脚下的知美术馆,与成都相距约40公里。虽然远离城市的繁华,却走在艺术的前沿。 来到这座由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操刀设计的美术馆,绕建筑走一圈,似乎已成为访客心照不宣的一种开场白。 天光山色中的它,如一叶扁舟,悬浮在水中,建筑外立面包裹的瓦片倒映水面,微风浮动,激起富有变化的水波纹样。瓦片间的缝隙,与建筑的玻璃墙面相互呼应,在空灵寂静中吐出的呼吸感如同一首充满禅意的诗。 正如它外观中所包含的东方哲学,该美术馆旨在当代艺术的国际化语境中,探讨东方美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在这里,我们曾邂逅 《“幻”陈福善回顾展》《魏立刚:万物》《生长》等艺术大观,阳光穿过建筑,茶室、展厅、走廊……区域空间的间隔消失了,建筑也消失了,停留在其中的,只剩下艺术的哲思与自然的对话。 展览之外,这个美术馆内还装载着丰富多样的思考碰撞与绵延:如邀请全球学者、策展人、馆长于君山论道的“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再如去年夏天,一场打卡美术馆之夜的活动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推荐理由】 一座饱含山水禅意的美术馆,以万物之生生的生命关照,以有见解的态度,打开了常新的生活与未来。 知美术馆:新津县君山路1号 成都当代影像馆 成都当代影像馆。成都当代影像馆 供图 草地上鹅黄的建筑卓然而立,常春藤从下沉式广场爬上屋顶,大地的绿意直指天空。成都当代影像馆便伫立于此,在自然地环绕下,诉说着成都与影像艺术的故事。 亨利·布列松、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以及贝尔纳·弗孔……去年,坐落于国内首个以摄影为主题的公园——府河摄影公园核心位置的成都当代影像馆一开馆,就以七场重量级展览对外亮相。 这份名单上的任何一个名字放在全国任何级别的专业美术馆都可以说是让人艳羡,而他们以群体的姿态集中亮相,更是让这座艺术馆在面世之初,便成为了成都文艺爱好者们的宠儿。 从常设展《贝尔纳·弗孔》,到《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决定性瞬间》《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再到由影像馆自主策划的“2019金熊猫摄影奖”作品展、首届Katta儿童影像艺术节等主题系列活动,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影像作为一种媒介所能激发的热情、灵感与创造力。 【推荐理由】 以全球最经典的影像,激活了成都当代影像艺术生态。 成都当代影像馆:金牛区金府巷与中环路金府路段交叉路口北侧(府河摄影公园) 化工场实验艺术空间 化工场实验艺术空间。化工场实验艺术空间 供图 “30年前是化工厂,30年后是戏剧乌托邦。” 这是我们赋予化工场实验艺术空间的开场白。对城市旧厂房进行再生性改造是现代城市快速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而“化工场”,给出了一份略显冒险的答案。 厂房只是一个外壳,里面是一个小型剧院。 棕褐色的窄楼梯,木歘歘的玻璃,爬山虎的网,切割铝合金的刺耳声……对,化工场的创始人正东想在这个厂房里打造一个超实验性的戏剧之家,帮助城市里一些小的剧社成长。 不同于诞生于城市之央的优雅音乐厅,化工场于粗粝之地获得生命,它所承载的是青年演员们的戏剧梦想。这种具有实验性质的探索,正如它的建筑般,以看似粗犷的外观,包裹着一颗颗赤忱的戏剧之心。 然而正是在这里,一个关于梦想的戏剧乌托邦正在成型。2019年1月,化工场的第一场演出《万河之源》开演了,而后是《再等等》《毕业生》《我,爱你》……一部接着一部…… 【推荐理由】 一座建立在废旧工厂上的戏剧乌托邦,却正在诞生最时尚先锋的实验戏剧。 化工场实验艺术空间:成华区崔家店南路 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 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鹿野苑 供图 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是博物馆中的隐士,其名“鹿野苑”(梵文Mrgadava)本系世尊觉悟后,初转法轮之地。 自佛学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宗教、哲学、艺术和文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位于郫都区的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充分体现了佛学之于中国石刻艺术的影响。 初到鹿野苑的人,多会为它的建筑所着迷。它依都江堰水系徐堰河而建,上有古旧石桥,长影如虹;下有河湾乔木,宁静怡然;掩映在树木浓荫之中,与变幻多趣的川西风物相得益彰。 它由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设计,凭借简洁、前卫而朴素的风格,曾先后斩获中国建筑艺术奖、美国权威建筑机构颁发的建筑实录中国奖等众多国际性建筑奖项。 穿过竹林,进入其建筑主体,顿时有了进入石窟般的禅意体验。展馆在布局上,以展厅环绕中庭,在建筑体块的间隙之中,野石与树丛相映成趣,流水与芳草相得益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