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年减免各项税费40.06亿元,市场主体数量增长21%。深化节能减排,淘汰11户企业落后产能。深化银政企合作,搭建遂宁“信融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金融存贷款余额增长8%。扎实开展市属国有企业“三级架构”改革,国有企业全部完成公司制改制。深入治理建筑和房地产领域乱象,商品住房库存消化周期减少至12.2个月。 “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有序推进放权活区,向遂宁高新区下放行政权力事项250项。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多合一”改革经验被全省推广。“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推行。市民中心启动建设。高频事项实施周末延时服务,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网上服务能力社会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多证合一”、企业登记便利化改革全面推行,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全面推进科技创新攻坚“百千万”工程,成功创建首批省级创新型城市。与四川大学、省人民医院等单位开展战略合作,签约川渝地区11所高校77支专家团队服务遂宁。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11家,新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27家。成功开发“遂创通”双创服务平台,全市双创孵化载体达20个,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56件。全市研发投入总额增长48.5%。 五、促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精准脱贫攻坚强力推进。23个扶贫专项完成年度投资60.65亿元,退出贫困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达5.16万元,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6350元。四项扶贫基金规模达2.86亿元,累计惠及贫困人口22万人次。新增农业产业受益贫困户9546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7573人,义务教育贫困学生“三免一补”对象全覆盖,健康扶贫“两个10%”控费政策全面落实。建成易地扶贫搬迁住房1809户,改造农村危房6229户,整治土坯房22594户。加强社会扶贫工作,实施公益扶贫项目8个,惠及贫困群众6万余人次。 特色现代农业稳步发展。新建高标准农田21.73万亩,粮油产量连续13年增长。做好猪肉稳价保供工作,严防非洲猪瘟疫情,全力恢复生猪生产。开展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新增省级示范社12家、市级示范社30家。成功举办第七届四川农博会主题市活动,“遂宁鲜”标识企业累计销售收入增长10.7%。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科技部验收。成功创建省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乡镇2个、示范村22个,省级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改建农村公路883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12座,蓬溪创建为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蓬船灌区等“6+2”骨干水利工程加快推进,累计完成投资55.57亿元。开展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完成河道整治18公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改厕28.91万户,建成乡镇污水处理设施39个。射洪金华镇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蓬溪天福镇、射洪明星镇成为省级特色小城镇,建成“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717个。农村电网建设加快推进,完成建设项目185个。 六、突出民生优先,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全面落实稳就业“15条”,深入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城镇新增就业4157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2%。提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待遇,惠及群众56.14万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提高40元。全市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以上,初步建成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体系。在全省率先建立农民工和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全覆盖体系。棚户区改造新开工9446套、基本建成8390套。养老服务、残疾人护理、惠民殡葬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社会事业提质发展。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0所、义务教育学校7所,改善校舍22万平方米,2.1万人被高校录取。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入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经世项目”首批院校,大英中学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稳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药占比总体降至30%以下,成为全国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省人民医院遂宁医院项目扎实推进。开放体育场馆7个、公共文化场所131个。成功举办或承办遂宁国际诗歌周、国际马拉松赛、中国龙舟公开赛、省第一届智力运动会等文化体育盛会。隆重举行纪念蓬溪起义90周年系列活动。廉政川剧《苍生在上》荣获巴蜀文艺奖和四川文华奖剧目奖。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 社会治理不断加强。巩固“长安杯”创建成果,“雪亮工程”实现行政村和农村社区全覆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禁毒防艾工作强力推进,侦办黑社会性质组织案1起,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和团伙21个。坚持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妥善化解信访突出问题。开展乱建庙宇治理,依法拆除357处、去除功能改作他用986处。全市政府债务余额控制在省政府下达限额内,化解民间投融资风险资金15.43亿元。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食品药品、危险化学品、消防等十大专项整治行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一年来,我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任务全面完成,民族宗教、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气象、档案、保密、机关事务管理、对台、外事侨务、地方志、供销社、邮政、青少年、妇女儿童和关心下一代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各位代表,需要报告的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8.1%,低既定目标0.4个百分点,比全国高2个百分点,比全省高0.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9.8%,低既定目标0.7个百分点,比全国高4.1个百分点,比全省高1.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压力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大项目、好项目不多,部分企业经营困难,新旧动能转换亟需加快;营商环境还需大力改善,政策落实力度还要持续加大;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同程度存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亟待提高。我们一定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竭尽全力做好工作,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关于2020年目标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