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西泽研究院院长,赵建。资料整理:西泽研究院研究员,王嫄。本文大部分数据和案例来自于58同城社区、58同城与安居客发布的《2019年单身人群居行报告》、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0应届毕业生春招求职报告》、CNNIC发布的《中国网民结构报告》,尼尔森Nielsen发布的《2019中国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等。 开赛车,创作音乐,拍视频,全世界旅游......这些只是一部分年轻人可以做出的选择,但绝大部分年轻人,仍然奔波在忙于生计的人生道路上,不放弃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两个女孩的不同人生 图源:b站、百度新闻 B站致敬五四青年的《后浪》演讲,在朋友圈的确掀起了巨浪。但据说转发的都是“前浪”——中老年人。“要让那些认为一代不如一代的人看看,你们有了选择的权利”,这样的鸡汤话语,从效果来看并没有引起年轻人的共鸣,反而直击中老年人的心灵——感叹自己逝去的没有选择权利的青春,同时也缓释了作为家长的中老年人的“望子成龙焦虑症”。 视频中的年轻人,开赛车、玩音乐、拍视频、玩极限运动等,活得特别精致潇洒、青春洋溢。然而有个事实他们可能忘了: 中国现在有多少年轻人有这样“选择的权利”?5亿多年轻人里,能有多少可以这样潇洒的生活?人口数量占比大多数的年轻人,那些还在为工作、为生计苦苦奔波的年轻人,现在到底是一个什么生存状态? 他们还忽略了一个事实:6000万留守儿童,已经长大成青年了!这些留守儿童长大的青年,他们有没有选择的权利呢?当他们每天还在为生计发愁,为工作和归还债务发愁的时候,为买房和还房贷发愁的时候,他们有选择的权利吗?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实:他们的父辈——农民工,老了,曾经的留守儿童,长大后还要赡养他们的父母——这些为中国的经济繁荣付出青春但又没有社保的农民工,最后仍然要回到乡土,回到“养儿防老”的传统社会——他们付出汗水建设的城市似乎与他们无关。 年轻时他们背井离乡到城里打工,留下了子女在家留守。当他们白发苍苍回乡的时候,留守儿童长大成了青年,但是能有多少选择的空间? 近一百年以前,一位叫毛泽东的青年在养病期间,走遍山间乡村,通过艰苦的田野调查,写了一篇可以与教授水平相媲美的调查报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在这篇报告里,他清楚的认识到了决定当时社会走向的主要力量,并不是城市里的精英或中产阶层,而是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还有部分无产者。这个结论对他以后的革命事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但当时养尊处优的国民政府,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看不到或者不愿意看到一百年前中国乡村底层生活的真实情景。所以也就决定他们看不到决定中国权力结构的真实力量,也看不到一百年前的城市看似光鲜靓丽表面背后的暗流涌动。 青年是中国的未来。只有了解人口占绝大多数的那个青年群体是什么状态,才能看到中国未来的方向。如果将15-35岁年龄段定义为青年或年轻人,中国的青年大约有5亿左右。我们必须了解这5亿青年中,90%以上的青年是什么状态,而不是只聚焦那些代表正能量、来自富裕家庭、不担心生存问题,可以专注于“自由选择权利”的年轻人。 下面我们通过几份报告,简要整理了几份关于年轻人学历、就业、债务等现状的数据。可能并不完全准确和全面,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并不是所有的“后浪”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但也绝不意味着他们没有未来!我们只是客观的描述一些数据和事实。 1. 年轻人的学历和收入结构 根据CNNIC《中国网民结构报告》,80%的网民没有大专和本科学历,即使有本科学历,工作也越来越难找;同时73%网民的收入不足5000元。这些网民以年轻人为主,他们的第一选择就是解决生计问题,而不是像B站慷慨激昂的演讲中说的“有自由选择权利”的“奔涌吧”。 2. 年轻人的债务状况 有很大一部分年轻人过早地陷入了过高的债务境地,每个月的房贷、信用卡、微粒贷、借呗、京东白条等债务,占据了他们收入的大部分。尼尔森Nielsen最新发布的《2019中国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指出,目前年轻人的平均负债超过13万,其中,80后是负债最大人群,负债超过20万。 图源:《2019中国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 3. 年轻人的就业状况 低学历年轻人的就业状况也是一个大问题。最近几年,随着经济转型和增速下滑,那些只有初中、高中和中专学历的年轻人,一部分人很难找到长期稳定、有五险一金保障、高收入的职业。大多数低学历的年轻人从事着餐饮、销售、外卖、快递、中介服务等“不算稳定”的职业。 当然,社会的观念正在转变,这些服务性行业的工资也在不断提高,有些岗位比如外卖、快递和房产中介服务等,有时候工资并不低,有些月入上万元、几万元也不是很难得事情。但总体来说,低学历年轻人群体的收入并不高。 图源:58同城 尤其是在疫情期间,较大数量的从事餐饮、电子加工、家政等行业的年轻人处于失业状态,他们的生活状态更加让人担忧。 拿大学毕业生来说,最近几年在经济转型和增速下滑的形势下,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根据教育部预估,202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将达874万,同比增加40万。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0应届毕业生春招求职报告》显示:从应届毕业生的角度来看:截止今年4月初,超7成应届毕业生尚未签约,超9成应届毕业生对目前就业形势感到焦虑。本届应届毕业生毕业后的选择倾向TOP3分别是(1)选择继续找工作(76.66%);(2)考公务员(38.73%);(3)考研(49.07%)。另外,74.54%的应届毕业生认为疫情对所学专业的就业有消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