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全体村民都很好,这几天天一暖和,就放松警惕了,说没有事,但是有事不就晚了么……”在昌邑市饮马镇小营村,70岁的老支书隋洪才语气铿锵、语言质朴、言辞诚恳,通过村里的大喇叭劝导村民继续居家做好隔离防护。 “不着家”的老支书 隋洪才是饮马镇小营村的党支部书记,疫情发生以来,他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牵头组建了一支8人的疫情防控队伍,设立了2个村级监测点,利用村里的“大喇叭”、微信群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号召大家安心在家防护,不必恐慌;利用村里29个摄像头时时监测村民的居家隔离防控情况,构筑起一道坚韧的疫情防控屏障。 隋洪才坚定的说:“村看村、户看户,党员看干部,我是老党员,我就得带头,这样班子才有凝聚力,老少爷们才能相信我们”。从腊月二十九开始,隋书记就开启了“不着家”状态。在监测地点、监控屏前、群众家中,处处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老伴说:“我们家现在就是他的饭店,这么大年纪了,一年到头为村里忙活,自己的腿明明不能多走路,可你劝他就是不听,最近哪天回来腿不是肿的!我劝他注意点身体,可他说什么时候了,老少爷们的安全比我的身体重要!” 有“远见”的老支书 “我是一名老党员,又是支部书记,我不带头谁带头?不光是我,很多党员群众都和我一样。”作为一名有着30年党龄的老支书,隋洪才说得很平静。 疫情就是集结号,隋洪才把小营村的疫情防控工作看的十分重要。腊月二十九,长期的工作经验和敏锐的判断力让他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当机立断,取消了春节期间的一切聚集活动。小营村成了全镇最早开始疫情防控的村庄。作为老支书,隋洪才在村里有很高的威望,对于他的“命令”,村民基本是一呼百应,因此春节期间的小营村格外宁静。 村口值守最重要的是“脸儿熟”。“疫情期间,值守的人必须得迅速认出哪些是本村人?哪些是陌生人?否则就容易闹矛盾,我们选了两名党员和两名熟悉村里情况的村民一起把守我们的监测点。”隋洪才说。 现在小营村的村民除了特殊岗位必须出村上班的,其他人员一律都居家防护。外来车辆未经允许严禁进入村庄。 爱“操心”的老支书 这是隋洪才任党支部书记30年来第三次冲锋在防疫救治的最前线。十七年前的他,奋战在抗击非典的一线,2016年他为禽流感疫情防控而奔波,十七年后的这个春节,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他又带头第一时间走上防控前线。每天一边关注疫情走向,一边安排部署防控工作,还要组织疫情宣传、防疫消杀、集中采购……更让他挂心的是村里的困难群众,尽管年前已经提前上门走访看望,可随着防控时间线的拉长,困难群众的生活成了他心头的大事,为困难群众进行消毒清洁,按时送去生活物资,对于困难群众的个人卫生、家庭通风等细节问题他也是反复叮嘱,确保困难群众在疫情期间的健康生活。 “我做的只是自己该做的,大家都和一我样,谁都没有怨言,只要把疫情控制住,再累也值得。只有我们这一级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以身作则,不怕麻烦的去宣传引导,让村民不断的提高防控意识,不出门,不聚集,用不了多久疫情就会过去的。”隋洪才充满信心。 作为一名老支部书记,隋洪才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村民构筑起防控疫情的坚实防线,也更加坚定了打赢疫情防控战的信心决心。 本网记者 于桐 通讯员 杨文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