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些,做了20年一线乡村体育教师的刘战争忍不住叹了口气:“我执教的是初中阶段,如果不是中考要加试体育的话,我认为初中体育课存在的环境将会很微妙。比如说,国家提倡初一初二学生每周要上够4节体育课,但课时开够了,真正在课堂上能不能、敢不敢进行有效的身体锻炼,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资料图:学生在操场上跳广场舞。 他告诉中新网记者,在他所从事的农村体育教学中,有些体育老师由于害怕学生出现运动损伤而过分谨慎:“上课过程中一直要求提高身体素质,但平时不敢给学生加量,不敢给学生上一些力所能及的器械。体育老师确实从内心来说比较无奈,一上课就广场舞。确实有时候比较缩手缩脚。” 在高校层面还有其独有情况。张冰的介绍,体育作为一种术科科目,学术科研只是高校老师工作的一部分,对体育老师考量标准还有带队成绩、训练效果等多方面。但在以科研为普遍评价标准的情况下,科研量要求相对较少的体育老师也会被视为“没文化”。 “高校评职称肯定是有科研量要求,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科研是最容易判定的,你有几篇文章就是几篇文章。而比如说你上多少课,或是带队拿了一个什么成绩,这些是有水分的,项目不同也没法类比。” 资料图: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蒋雪林 摄 而回到一开始的话题,其实说到底,体育老师教数学也并不是什么“离奇”的事。根据高鹏的介绍,在欧美,体育老师教数学,数学老师教体育都很正常:“这是一种全科教学模式,其实在低年级,这种全科教学模式可能会更好。”(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姓名为化名)(李赫)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