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福州市青少年体育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名单于近日公示。日前,福建西山学校收到了大赛组委会的荣誉证书,在“福州市”青少年体育科技创新大赛中,西山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单项团体赛遥控航母舰载器项目荣获团体第二名,手掷滑翔机项目荣获团体第四名。 此外,西山学校还斩获“福建省”青少年体育科技创新大赛团体二等奖,遥控航母舰载器项目荣获团体第三名,手掷滑翔机项目荣获团体第七名。 据了解,福州市青少年体育科技创新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市70余所中小学的3000多名学生报名参赛。大赛设置了航母舰载器遥控飞机、手掷滑翔飞机、考古挖掘、书法拓片、创意时钟组装、晶体管收音机制作、中国全仿真古亭、福建土楼模型等8个项目竞赛,涵盖体育科技、人文历史、园林植物等多个类别,以增强中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 西山学校选送优秀的科技运动员代表参赛 表现出彩获誉不断 西山学校在各个社团中选送了一批优秀的科技运动员代表参加此次比赛,他们分别参与了“晶体管收音机”“手掷滑翔机”“书法拓片”“创意时钟组装”“遥控航母舰载器”五个项目的比赛。 克服设备不足、经验不足等等一系列难关!在西山学校领队老师的带领下,科技运动员们在各自的赛场上全力以赴。经过激烈的角逐,西山学校共有25名同学获得奖项,其中一等奖6人、二等奖6人、三等奖13人;其中7名同学获得省级奖项。西山学校航模社团指导老师刘烨同时获得省、市级“优秀科技辅导员”的称号。 西山学校校长助理王德飞对在此次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提出了表扬,并为获奖的学生颁发了奖状。号召全体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活动来全方位提升个人综合素质,锻炼和模拟未来在社会中自己的立足方式,并找到自己的定位,明确未来的方向和看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据介绍,西山学子准备比赛的日子里,航模社团的同学们基本每一天课余时间都在练习,每一次起飞和降落都是为了最终的收获,每一次成功的飞行背后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驾驶员。 回顾:在赛场上西山学子的精彩表现 手抛滑翔机 手抛模型滑翔机项目比赛是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组装滑翔机。学习滑翔机的基本构造,了解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比赛主要是以手直接抛出滑翔机,以距离最远者获胜。 简明的机身构造也能“玩”出新花样。“手抛滑翔机项目”每一个投掷动作都涵盖了复杂的运动力学原理,整个投掷过程必须结合“天时”(即现场天气)。参赛队员们通过赛前探索与赛场创新相得益彰,创造出诸多投掷新方式最终取得佳绩。 遥控航母舰载器 限用体育科技大赛指定遥控舰载器参加比赛,比赛场地为标准四百米操场。选手必须自己动手按要求制作航模舰载器,允许对舰载器进行必要的加强和改动,但必须保留舰载器原部件的主要部分。比赛进行2轮,每轮比赛时间为2分钟,由号位裁判直接发令,舰载器在起跑线起飞离地即为正式飞行。 参赛队员们从容、专注的遥控着飞机,平稳的起飞,精准的降落,赛场上时不时地传来一阵阵欢呼声,全场参赛队员向西山学子投来惊讶又羡慕的眼光。 晶体管收音机制作 晶体管收音机制作比赛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组装收音机。了解电子电路的基本常识,学习电子电路焊接的基本操作及认识一些常用的电子元器件。比赛主要从装配整洁美观,收音效果、焊点焊接工艺、焊接是否正确四方面进行评比,分数高者为胜。 书法拓片 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拓片、了解拓片的历史及其发展过程、了解拓片的工具及其拓印技法、了解拓片与书法的关系、培养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学生利用拓包、砸刷、宣纸等工具,在古碑版模型拓印,完成整个拓片工艺,要求熟练掌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拓片工艺。 为了培养学生文化理解和传承的能力,让他们在中华文化的滋养中培育“中国灵魂”,西山学校开发了多个传统文化社团:小学阶段学生诵读经典,感知传统文化;初中阶段学生品读经典,感悟传统文化;高中阶段学生学生研读经典,品鉴传统文化。 创意时钟组装 创意时钟组装项目比赛是让学生通过了解中国钟表之城(漳州)制造的ISO/TC114国际标准指针式石英钟机心的构件及工作原理,亲自动手组装机心,并让学生在漳州钟表龙头企业恒丽电子专利设计的气球型白色钟壳上进行创意彩绘,最终完成组装成品时钟的任务。 该比赛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了解有世界影响力的福建制钟业,了解精密指针式石英钟机心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构件;通过设立组装机心、创意彩绘钟壳、组装成品时钟等三个现场考评项目,来考核学生的匠心动手能力水平及美感制作能力水平。有益于学生了解和热爱福建的优势产业,有益于培养学生的严谨学习态度和创新设计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