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热评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漳州:向“新”谋变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2-02
摘要:龙海市麦得隆食品厂忙出货。 本报记者 白志强 摄 11月27日,“漳州味”组团参加第二届全球未来食品论坛,片仔癀、天福等21家漳州企业参会。依托强大的全球资源平

龙海市麦得隆食品厂忙出货。 本报记者 白志强 摄

龙海市麦得隆食品厂忙出货。 本报记者 白志强 摄

  11月27日,“漳州味”组团参加第二届全球未来食品论坛,片仔癀、天福等21家漳州企业参会。依托强大的全球资源平台,漳州企业通过和世界各地食品产业间的合作交流,助益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论坛选址漳州,除了其具备万吨级码头和进口原材料冷冻及海链物流基础优势,更与本土成规模的食品军团息息相关。这背后,也生动诠释了漳州对做大做强食品产业的决心。

  眼下,漳州食品产业年产值已逾千亿元。在继承传统食品特色的同时,当地食品企业也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和理念,研发新产品,把“一糕一点”变成推动食品加工现代化的齿轮,让“实践密度”转化为“创新浓度”。

  选材新 不走寻常路

  “哧——哧——”在福建嘉荣食品有限公司500平方米的品控监测室里,工人们忙着对新鲜出炉的休闲即食鱼片做最后检查,这批产品即将参加全球未来食品论坛食品展。

  公司市场部负责人李增戍是东山人,曾从事饮料行业,2012年进军海洋食品的研发加工。

  “海洋食品是未来食品发展中重要的一环,创新研发是海洋食品加工行业永恒的话题。”李增戍介绍,由公司研发的蔬菜味鱼松是本次展览的拿手好菜。

  “以往人们只吃肉松,不知鱼松,因为鱼腥味不受待见,且鱼肉在炒制受热后产生颗粒,不易食用。针对老人、小孩,我们研发了没有颗粒的鱼茸,在风味料理后掺入5%的植物粉末,不但好闻好入口,也兼具鱼类蛋白和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等营养元素,很受欢迎。”他认为,目前食品行业对海洋资源的利用率还不高,尤其是海藻、软体动物和贝类,新产品研发前景广阔。

  和李增戍一样,把企业竞争力放在选材新意上的,还有来自福建森林食品有限公司的李智,他所带来的“新”是地域风情之新——松茸曲奇、黑蜂椴树蜜、油鸡枞菌等自然的馈赠。

  “但不得不考虑的是,有了新食材,如何对标市场需求,让消费者吃得惯、吃得香?”李智此行目的,在于与来自全球各地的行业佼佼者探讨如何创新打造快捷高效的森林食品供应链,让产品走入寻常百姓家。

  良好的农业基础为漳州食品工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原料支撑,而政府的重视则赋予这些敢于尝试的企业更多政策支持。

  早在前些年,漳州在关于食品产业发展的规划中就提出,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保健品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产品,延长食品产业链。

  打造名副其实的“中国食品名城”,一直是漳州的目标。近年来,漳州出台的《“大抓工业、抓大工业”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支持食品产业做大做强八条措施》《促进民营企业加快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中,食品产业始终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于这一点,食品产业的企业家们也都感同身受。“加强政策解读,制定申报指南,落实兑现政策,撬动资金杠杆……这些都是我们受过的帮助。”在李智眼里,政府的支持,给了他们极大的信心。

  技术新 未雨先绸缪

  当前,漳州食品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其中关键一环,便是技术的更新迭代。

  日前,记者走进大闽食品的研发中心,展厅里摆放着速溶茶粉、茶浓缩液、挂耳式咖啡等各色各样的饮品,其中不乏消费者常见的加多宝、康师傅、汇源果汁、星巴克等“名饮”。

  15年前,漳州沃土上食品企业星罗棋布,而大闽食品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漳州首个非公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当时,国内茶叶深加工是新行业,但国外1980年前就发行过此类书籍。”企业高层认为,坚持创新是企业谋求发展的必由之路。

  罗汉果被誉为“东方神果”,其甜度为蔗糖的300倍,热量为零,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可摄入的健康甜味。由于市场需求激增,大闽食品引种广西罗汉果。

  “引种种植的罗汉果不但要适应气候,还得具备甜苷含量高、防虫性、多年性等特点。”大闽食品研发中心综合管理组负责人翁淑燚介绍,2013年,毕业于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的郁军博士,主持研发的“罗汉果鲜果品质评价方法及其深加工开发研究项目”告捷,通过从种苗培育、种植期管理、肥料、农药使用控制及采收技术等方面进行全程管控,保证原果的颜色、品质。而后所生产的罗汉果提取物、罗汉果甜苷(食品添加剂)两个系列产品,在市场均占有重要份额。

  “食品研发创新,不超前就要挨打。”翁淑燚估算,企业全年研发可投入生产量大约占20%,研发成功率约3%,剩余的80%属于提前研发,未雨绸缪。例如,面对速溶茶粉的瓶颈,公司研发在寻求“高精尖”之外,同时发力产品多样化,包括速溶茶及浓缩液、草本粉及浓缩液、咖啡系列、果蔬五谷、固体饮料以及其他代工服务,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一组数据显示,2006年大闽申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时的营业额为1.61亿元,2018年营业额为7.75亿元,产值实现稳步增长。另一方面,作为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大闽每年消耗中低档茶数万吨,消耗各类果蔬数千吨,解决了部分中低档茶和果蔬的滞销问题。

  漳州市政府同样重视技术革新。在《支持食品产业做大做强八条措施》里,当地便着重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现有设施、工艺条件等进行提升。

  思路新 合力稳双赢

  走进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农产品深加工创研工作室,桌上摆满柚子酒、柚子精油、柚子果酱、柚子果胶……

  众所周知,平和县被誉为“世界柚乡”,全县有40多万人从事蜜柚相关产业,种植面积达70万亩。然而,在市场饱和、整体价格逐年下滑的背景下,高山蜜柚的生存空间备受挤压,每年有几十万吨蜜柚滞销。

  获悉这一现状后,漳州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副教授谢建华如坐针毡。经过考察,谢建华带领的社会实践团队以全果利用为目标,对琯溪蜜柚的精深加工进行研究开发,以此提高蜜柚利用率。

  “柚子外表皮部位为原料,可提取出作为食品香精与化妆品使用的香油;柚皮内层的海绵体可提取出柚子果胶,用作食品添加剂;在柚子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开发制作成保健品。果渣经过无糖提取后,又可以回归农田作为化肥。”谢建华介绍,柚子之所以利用率低,与其二次加工后食用有苦味有关,因此,提取果肉后发酵,可生产蜜柚白兰地酒。

  如今,每公斤卖3元的蜜柚,经加工能涨到9元,残次果的利用率也大大延展。谢建华很是兴奋地算了一笔账,一果多用投产后能为10万吨蜜柚增加产值约6亿元。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