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热评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漳州云霄:小小巴非蛤,带富“渔港之乡”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7-08
摘要:漳州云霄:小小巴非蛤,带富“渔港之乡”

漳州云霄:小小巴非蛤,带富“渔港之乡”

渔民在捕捞巴非蛤。

漳州云霄:小小巴非蛤,带富“渔港之乡”

渔民在挑拣巴非蛤。

台海网7月8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7月1日,在云霄县列屿镇人家村,渔民们正齐聚码头,分拣着刚刚捕获的巴非蛤。不远处,一队冷冻物流车已等候多时,准备将这些新鲜的蛤类运往全国各地。

  据了解,云霄东山湾列屿海区是我省巴非蛤的主产区,这里拥有浅海滩涂8万多亩,其中可供养殖巴非蛤的面积达2.5万亩。随着市场需求增大,渔民们还通过合作社的形式,抱团发展,将养殖基地拓展到东南沿海,年销售巴非蛤超过100万吨,年产值达到61.8亿元,占据全国80%以上市场。而渔民们也因小小的巴非蛤走上了致富之路。

  “渔港之乡”产出鲜美巴非蛤

  在云霄人的饭桌上,一盘爆炒的巴非蛤是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为何产自云霄的巴非蛤格外鲜美?长期从事水产业的林镇生为记者道出了缘由:列屿镇堪称漳南地区的“渔港之乡”,这片海域位于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保护区出海口,海水水质好,咸度适中,饵料生物丰富,适合巴非蛤自然生长。加上这里的浅海滩涂海层底质是沉积型的软泥贝土质,腐殖质丰富,培育出来的巴非蛤也就成了天然无污染的海珍品。

  然而在20多年前,老百姓的餐桌上还很难看到巴非蛤。当时,云霄一带自然生长的巴非蛤都用于出口,产量低、价格低,渔民获利少。

  “许多海产品都能通过养殖增加效益,为什么蛤类就不可以呢?”云霄县列屿镇人家村的林镇生和哥哥李漳山萌生了这样的想法。于是,他们收集了大量巴非蛤幼苗进行人工试养。1990年,试养终于取得成功。

  作为养殖带头人,初尝丰收甜果的林镇生兄弟不再满足困守小山村海域。随着创业资本和养殖经验的不断积累,兄弟俩瞄准外地广阔的巴非蛤销售市场,多次赴广东、海南、广西考察,计划拓展养殖基地,扩大养殖面积。

  在兄弟俩的带领下,列屿镇的股份制巴非蛤养殖基地延伸到惠州、珠海、南海和北海等地,横跨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省,养殖规模扩大到10万多亩,巴非蛤的产、供、销及加工一条龙的发展模式也逐渐形成。其中,市场销售量大的广州市场,一天就可售15万公斤巴非蛤。

  在养殖业的带动下,村里的捕捞业也快速发展起来。如今,整个列屿镇拥有800马力的捕捞船上百艘,常年在广西、广东、海南等地进行捕捞作业。

  随着云霄礁美港、山前国家一级渔港建设的逐步完善,热销国内的巴非蛤开始搭上远洋巨轮,出口欧美、日本等地,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水产品。

  探索巴非蛤养殖“健康之道”

  巴非蛤走出小渔村,挺进全国,名声日渐响亮。如何守住品质招牌、守牢舌尖上的“安全关”、严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底线,成了云霄县持续关注的产业发展3大关键环节。

  “随着养殖产业的发展壮大,过度采捕、养殖埕地老化、环境改变等因素开始导致列屿海区巴非蛤自然繁殖苗种的减少。要打破瓶颈,就要从合理配置资源着眼,从改良养殖技术着手,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列屿镇副镇长吴胜利的一番话,道出了巴非蛤养殖的“健康之道”。

  云霄县列屿镇人家村党支部书记汤哲男说,由于渔民的过渡捕捞,目前野生巴非蛤的数量急剧下降。为此,他们要求渔民们在捕捞过程中,要把个头较小的巴非蛤运回海域放养,避免巴非蛤捕捞出现掠夺性。

  近年来,列屿镇也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在人家村海区建设4000亩优势水产品无公害增养殖基地。以该基地作为示范区,列屿镇对辖区海洋生态环境和资源承受能力进行重新评估。在合理规划养殖面积布局的同时,加强对水质、海层底质等环境因子监测,并对浅海滩涂进行平整、深耕改造。在全镇2.5万亩巴非蛤养殖滩涂推广巴非蛤人工增殖及人工育苗试验。东山湾云霄县列屿海区也因此被农业部授予“万亩巴非蛤养殖示范基地”及“无公害养殖基地”的称号。

  同时,漳州市和云霄县水技站的技术人员还定期到村里,对养殖户、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巴非蛤资源恢复技术培训,对巴非蛤养殖进行技术指导。通过加强采苗预报、调整养殖密度、控制捕捞强度、限制采捕季节等措施来改进传统生产方式。多措并举之下,人家村乃至全镇的巴非蛤养殖亩产新增125公斤,渔民亩均收入新增480元。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阅读全文

 

漳州云霄:小小巴非蛤,带富“渔港之乡”

标签:

责任编辑:刘彦玫

相关新闻

分级定标,让漳州乡村逐层“蜕变”

台海网7月7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今年以来,漳州制定乡村振兴“初级版、中级版、高级版”标准和要求,全市1656个建制村按照基础条件、发展水平差异,分阶段分步骤推进乡村振兴。   作为“中级村”,早已完成人居环境整治的东厝村在漳浦旧镇镇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漳浦旧镇镇东厝村党支部书记林德荣告诉记者,今年2月开始,村里出台《村卫生长效管理考核制度》,将村...

漳州台商区上半年发生交通事故警情451起 造成96人受伤

台海网7月7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王龙祥 通讯员 郑秀敏)前日,漳州台商投资区交警大队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台商区境内事故多发的5个路段,根据2019年1-6月交通事故警情统计数据,共发生交通事故警情451起,造成96人受伤(含轻微伤),死亡1人。   导报记者注意到,这5个路段分别是角海线灿坤3号门、角海线圣地亚哥调头区、角江线万达路段、文圃大道中行红绿灯至第五医院...

漳州古城:百米长桌宴 地道漳州味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