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热评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贷款利率下行 实体经济受益(财经眼·“工具箱”里探“工具”①(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4-20
摘要:“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下调标志着货币政策进入了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的阶段,选择在这个时点下调综合考虑了国内复工复产需求以及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等方面原因。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下降能有效地传导至实体经济,体现为企业

     “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下调标志着货币政策进入了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的阶段,选择在这个时点下调综合考虑了国内复工复产需求以及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等方面原因。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下降能有效地传导至实体经济,体现为企业融资成本的下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马骏说。

     马骏认为,我国还有充足的货币政策空间和工具。考虑到国内经济金融情况与国际的差异,央行在使用货币政策工具时保持了定力和弹性,并没有一次用完所有“子弹”。“我国货币政策的‘工具箱’里既有价格工具,也有数量工具,还有结构性工具,都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加以运用。”

     LPR形成机制改革后,贷款基准利率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董希淼认为,应进一步改革完善LPR相关机制,深化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当前,应抓紧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工作,以改革的方式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推动企业实际融资成本逐步下降。

     “目前LPR的种类只有1年期与5年期以上两种,未来应进一步丰富LPR的报价期限,完善不同期限利率的换算方式,形成合理的贷款利率曲线。”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义举说。

     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入推进,银行该怎么办?“对银行来说,应练好‘内功’,提升市场化定价能力。考虑到银行业内部发展的不平衡现象明显,各家银行经营情况各有不同,为给银行更多市场化定价的空间,监管的弹性应进一步增强,部分监管指标应更加体现出针对性和差异化。”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说。

     李义举认为,商业银行要积极适应货币市场利率波动,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提高发展质量,做好风险管理。

  《 人民日报 》( 2020年04月20日 18 版)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