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记者:最近,交通运输部有一个官微叫“我家门口那条路”特别火爆,说明大家都特别关注农村公路的建设。这次《纲要》里提出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的建设,请问部长,在我国农村公路建设中我们还存在哪些短板?下一步要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有什么新的举措吗? 戴东昌:这个问题非常好,农村公路的发展事关千家万户、广大农村地区、广大的农民群众,也关系到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刚才提到的那句话,“我家门口那条路”,交通运输部开了一条这个专栏,反响非常热烈,大家感受最深的就是回到家之后,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家乡门口那条路已经不是当年那条路,现在回去以后有一种欣喜感、陌生感,感觉都认不出来了,家乡那条路变样了。由于交通的变化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所以我想这个问题是问到了我们的一个关键点上。 我先介绍一下,农村公路在我们国家是指的县道、乡道和村道,我们国家公路行政等级是国、省、县、乡。农村公路应该说是我们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刚才部长介绍的基础网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的毛细血管,但是非常的重要,它的规模在公路总里程里占到了80%以上,去年年底是404万公里,规模非常巨大,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方方面面。“四好农村路”,农村公路的发展,也是交通强国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刚才提到的,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地推动“四好农村路”的建设,而“四好农村路”的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总结提出、亲自领导推动实践的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交通运输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这些年来积极地推动开展“四好农村路”的建设工作。“四好农村路”,我们都在提,指的就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也就是建管养运四个方面都要好,这就叫“四好农村路”,这听起来好像很平常,但是要做到这一步非常的不容易。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今年交通运输部联合七部委印发了《关于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个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是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经过那么多年的努力,今年年底就能够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和乡镇通硬化路,明年年底就能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和乡镇通客车。基本的满足之后,我们不停止于此,联合七部委发布了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前期工作上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 同时还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做好交通建设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原来我们说的今年的目标和明年的目标是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我们还面临广大的自然村和进村入户等等,我们现在一步一步地、久久为功地往前做,是高质量发展,然后更好推进进一步深化发展。 截至2018年底,全国农村公路已经达到了404万公里,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比例目前分别是99.64%和99.47%,通客车率分别为98.6%,这是乡镇的,97.1%是建制村的。可以说,经过多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交通面貌,特别是包括广大的贫困地区交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广大农民群众的出行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增强。刚才提到了“我家门口那条路”,大家的留言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应该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带去了人气、财气,也为党在基层凝聚了民心。我们在看到这些成绩的同时也清醒的认识到,“四好农村路”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刚才记者朋友提到的短板问题,比如农村公路建设任务、通客车的问题还很艰巨,我们只是阶段目标实现了,下阶段的任务还很艰巨,依然任重道远。还有“油返砂”、“畅返不畅”,以及农村客运开得通、留不住的问题,这些现象还仍然存在。特别是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问题突出,建了这么多年,花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建了那么多农村公路,但是管理养护跟不上的话,将是一个大问题。这是我们意识到的问题,这是我们当前突出解决的一个短板。 为了解决这个短板,《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也有这个要求,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的建设,建立规范化可持续管护机制。近日,大家可能注意到,昨天新华社已经授权发布了这个新的意见,就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意见》,部署了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应该说,出台这个意见,主要的目的就是着力解决“四好农村路”建设当中管好、护好的短板问题,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有效支撑交通强国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我简要介绍一下,最近国办印发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2年基本建立权责清晰、齐抓共管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机制,形成财政投入责任明确、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格局。农村公路治理能力明显改善,治理体系初步形成。到2035年,全面建成体系完备、运转高效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机制,基本实现城乡公路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况水平和路域环境全面提高,农村公路治理能力全面提升,治理体系全面完善。对于补齐、补上这个短板,国务院和国办的文件有了部署,我们尽力补上这个短板。 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就强化《意见》的落实提出要求,督促各地认真贯彻落实《意见》,以质量为本、安全至上、自然和谐、绿色发展作为原则,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促进形成政府主导、行业指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工作局面,体现适合农村公路发展的要求和原则,来助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为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提供更好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