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天津市还紧盯重点时段、重点环节实现精准削峰,依据臭氧昼夜变化规律,紧抓午后高温这一臭氧生成的关键节点,在6月至8月底,每日9时至17时,原则停止建筑墙体涂刷装饰、道路设施喷涂、市政道路划线、交通标线施划、道路铺油等涉有机溶剂作业行为。 倾心服务创新执法,既厚爱又严管 天津市在臭氧污染治理攻坚战中,对基层企业既有厚爱又有严管。一方面,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将臭氧污染防控作为基层指导帮扶的核心内容,统筹发挥10名局领导带队、100名专家干部参与的“十百千”对口服务工程,以及23名处级干部任组长和片区长的驻区指导服务组作用,全面为乡镇街和各类企业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市生态环境局财务处主要负责人向津南区政府部门及各街镇、开发区、海教园等30多个单位详细讲解了防控要求,逐一指导落实措施;市生态环境局政务服务处主要负责人针对红桥区老城区特点,几乎走遍了辖区21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对污染源“烂熟于心”;市生态环境综合保障中心抽调7名骨干力量成立“女子攻坚队”,分工轮值、不分节假日赴北辰区开展持续帮扶。 今年以来,天津市已对2967家涉VOCs排放企业、4735家餐饮企业、787家汽修企业、578座加油站、255家使用有机溶剂施工企业逐一解读告知臭氧防控要求,对834家重点行业企业“双重控制”达标情况进行了现场指导帮扶。 进入7月以来,天津市进一步落实国家攻关行动要求,制定了《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排查工作要点》,梳理27个主要环节65项排查重点,指导企业自主治理、减污增效,支撑各区便捷对标,高效排查。结合国家《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的全面实施,印制宣传手册,组织重点企业、工业园区和各区生态环境部门相关人员,通过实地教学、会议培训、线上指导、网上教学等方式开展帮扶指导,以典型违法行为案例宣讲督促企业自觉守法减排、积极对标治理。 另一方面,6月26日以来,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以下简称“执法总队”)结合2020年臭氧污染防控专项行动及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活动安排,组织市区两级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开展了夏季臭氧防治百日攻坚行动。 执法总队总队长李东告诉记者,在攻坚行动中,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坚持执法与帮扶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形成了“三层递进”的执法监管模式。 第一层是主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遇到的环保方面问题,如针对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工艺中存在多处VOCs产生环节,且生产设备较为老旧的情况。执法人员对照无组织排放新标准要求,对这家企业从原料储存、物料输送、生产设备密闭、泄漏点检测、无组织排放、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全面“体检式”执法帮扶。 第二层是对存在轻微环境异常行为且未造成环境危害后果的,督促企业第一时间整改,及时消除污染隐患。针对生产车间个别门窗未密闭、紫外灯箱部分灯管损坏、集气罩破损等情况,通过印制“涉VOCs企业守法明白纸”,宣贯法律法规,督促企业尽快整改到位。 第三层是严厉打击设施闲置、偷排偷放等恶意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天津市共检查涉VOCs企业1650家(次),立案处罚86件,处罚金额共计436.4万元,对其中涉嫌环境犯罪的依法移送行政拘留。 “下一阶段,天津将继续以石化、化工、工业、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和油品储运销等为重点领域,聚焦工业园区、企业集群和重点管控企业监督管理,突出源头替代深入推广、末端治理设施高效运行、无组织排放精细管理等全流程防控,进一步推进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温武瑞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