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讯网 报道】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天津夏利品牌车型也受制度、人才等多方面限制由大火到停产。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夏利品牌曾连续18年是自主品牌销量第一,也曾创下了6年亏空60亿的记录。而近日,备受关注的一汽夏利混改事宜终于一锤定音,天津夏利也开启了和南京博郡的“新的启程”。 在此次混改转型中,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改革了天津夏利员工中长期激励机制。一般而言,改治理模式、改用人制度更多是从企业成长的角度考虑市场化机制改革,而改激励机制更侧重于从关键利益相关体的角度考虑市场化机制改革,两者缺一不可。但从影响的程度看,激励机制改革的关键性作用更加明显。我们简单回顾国企混改的标杆案例,没有一家不进行以利益共享为基础的激励机制改革。如中国联通的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东航物流的管理层持股计划、海康威视的跟投机制创新等。 由此,天津夏利在国企混改方案设计实施中始终坚持同步考虑并推动激励机制改革,在短期激励方面,积极推动授权机制下的工效挂钩的市场化薪酬制度改革;在中长期激励方面,积极推动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机制,或超额利益分享机制、跟投机制的突破创新。 虽然全球汽车产业早已不是当年天津夏利风光时的模样,在全球化、高端化、新能源化、智能化等新趋势下,已在起跑线落后的天津夏利,通过此次混改转型,必能重现夏利当年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