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初,河北省肉牛体系创新团队承德综合试验站站长李素霞研究员联合联合遗传育种岗位专家王昆博士,开展了承德市肉牛品种改良和生产情况实地调研。在调研中发现,承德市作为河北省肉牛养殖大市,在肉牛养殖上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是目前肉牛养殖良种覆盖率低、血统混杂、西门塔尔高代杂种生产性能下降、杂交后代杂种优势不明显等问题依然突出。表现为肉牛个体小、生长缓慢、肉质差、品种退化严重,比较经济效益低。据丰宁县富东肉牛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东名利介绍:该公司2017年建场,目前存栏基础母牛1300头,每年基本都是用西门塔尔冻精进行冷配,但品种单一,整体生产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正积极探索引进新品种进行杂交改良,但苦于没有技术支撑,一直没敢尝试。 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加强对肉牛新品种引进及杂种优势的利用,丰富我市肉牛品种,鉴于近年来,肉牛生产中,广大养殖户对比利时蓝牛冻精需求不断增长。结合2013年在黑龙江 “应用比利时蓝牛冻精改良本地黄牛的试验”,试验结果改良后F1代平均初生重、18月龄体重、平均日增重、屠宰率、净肉率分别比本地黄牛提高了25.39%、36.41%、37.29%、23.13%、16.67%。承德综合试验站与遗传育种岗位联合制定了用比利时蓝牛作为终端父本,对承德市现有肉牛品种实施杂交的新的改良方案。 方案制定后,岗站联合组成专家组,于11月6-7日到秦皇岛全农精牛育种中心考察了比利时蓝牛种牛生产性能及生活习性,精选了试验用种牛冻精。 随后,专家组一行到隆化、丰宁经实地考察,最终与两个肉牛场达成合作试验意向,并对试验牛场的基础母牛进行了筛选,选择经产且个体较大的空怀母牛作为母本,后期将通过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技术的应用,繁殖杂交后代,并对其主要生产性能开展测定工作。综合评估比利时蓝牛杂交改良后代生长速度、屠宰率及牛肉品质等重要经济性状,为下一步肉牛良种的推广奠定基础。 此次调研及试验的开展,深受承德市肉牛养殖场的欢迎。养殖场表示,日常生产中,他们急需专家进行杂交改良的技术指导,迫切需要专家的科技支撑。通过本次试验,也会辐射带动更多的养殖户开展新品种杂交工作,促进肉牛产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承德综合试验站与遗传育种岗位联合供稿/李素霞 王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