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记者站在潘家口水库闸口,一眼望去山脉绿树葱茏,湖水碧波荡漾,湖边百花争艳。“能见到如今透明度达10多米的湖水,确实不易。自2000年开始,潘家口水库和大黑汀水库面积的十分之一,被养鱼网箱占据,水库不堪重负,水质急剧恶化。我们从2016年10月开始清理潘大水库湖内养鱼网箱,到2017年5月28日,6万多个网箱全部清理。2017年10月,潘大水库水质已达到3类标准,而且还在日益见好。”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引滦入津工程管理局水文水质检测中心副主任王少明对记者说。 地处河北省迁西县的天津市引滦工程隧洞管理处,是随引滦入津工程应运而生的,隶属天津市水务局,主要负责输水隧洞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管理、安全保卫和输水计量工作。管理处副处长方志国在隧洞进口水文站对记者说:“这条总长12.39公里的引滦工程隧道,是建设者用汗水和鲜血铸就的,无论建设速度还是建设规模,在当时都是世界第一。我们必须尽全力将其呵护好。” 方志国告诉记者,35年来隧洞能够安全运营,得益于国家重视、地方支持、百姓理解。他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2007年当地一家企业要在山上建一个烟囱,特意找到我们论证,得知要建烟囱的位置正处于隧洞之上后,企业非常配合,立刻将建烟囱的位置改移到离隧洞几十米开外的安全地带。如今,我们把现代技术和设备广泛运用到隧洞工程管理中,在引滦入津的源头上筑起了平安引滦第一道防线。 黎河作为引滦入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誉为引滦输水工程的大动脉。隶属于天津市水务局的天津市引滦工程黎河管理处也是因引滦入津工程而成立,负责黎河输水河道的综合治理、水文测验、水质监测和保水护水等任务,中心工作是确保引滦输水及工程运行安全。 黎河管理处党总支委员高雷告诉记者:黎河全长76公里,流域面积560平方公里,是汇入天津蓟州区于桥水库的三条主要河流之一。引滦入津工程借用黎河天然引洪排溢河道57.6公里,约占引滦输水全线总长的四分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黎河的保护进入了快车道。2014年投资4200万元对黎河沿岸35座桥进行了维修和保险加固。再就是解决了两大隐患,一是2015年对黎河上游22公里的51个铁厂尾矿进行了全部清理,在河道外30米范围内栽种树木进行绿化、固化和美化,解决了污染的隐患。二是2018年对下游低洼地段进行了平整,解决了河水侵蚀下游耕地的隐患。为了解决人为污染,现在已实现了黎河沿岸全段封闭式管理。今年,天津准备再投资8700万元,把河道尾矿砂全部清除,以确保水质。黎河管理处自1984年2月成立以来,经黎河往天津调滦河之水达183.8亿立方米。 于桥水库地处天津市蓟州区。站在水库岸边,于桥水库管理处副处长廉铁军告诉记者,于桥水库又称翠屏湖,是引滦入津工程中重要的调蓄水库,是天津市的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库容量15.59亿立方米。蓟州区委书记于立军对记者说:“蓟州区是天津唯一有山有湖的区,保住绿水青山,就是保住了金山银山,近年来,天津市出台了《天津市水污染防治条例》,划定了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同时,蓟州区先后开展了拆除水库网箱、清除鱼池、库区禁游、封闭管理等水库综合治理工程,生态保护成效显著。”蓟州区渔阳镇白庄子村村民黄建告诉记者,白庄子村就在于桥水库边,村民过去靠养鱼为生,由于养鱼网箱过多,水被污染,自打库区实行封闭管理以后,不光有了补贴,还能去临近园区打工,现在的收入是过去的一倍,现在家乡水库的水越来越清,鸟越来越多。 续写那一份情缘 滦河流经18个旗县,全长近1000公里,流域面积近6万平方公里。在潘家口、喜峰口两道名关,滦河与长城相拥而歌,且歌且行赞美着津冀的深情。如何续写这段情谊,在新时代天津市对口帮扶承德市贫困县的攻坚战中,谱写了动人的乐章。 天津帮扶河北省承德工作队领队,承德市委常委、副市长杨春武对记者说:“我们所帮扶的承德市承德县、平泉市、隆化县、兴隆县和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都是滦河流经之地,滦河两岸的乡亲们为天津人民饮上滦河水做出了无私的奉献,我们是带着嘱托和感恩的深情来的。3年多来,汗水浇出了幸福花儿。” 番茄产业基地是隆化县的产业扶贫带动项目,在建设初期,由于土地流转占压资金,项目一度陷入困境。天津帮扶工作队了解到情况后,给予了100万元的产业扶贫资金支持。当地公司投资这个项目,信心源于销售渠道的保障,因为番茄酱生产厂家与天津利民集团的子公司签订了包销协议。过去靠种玉米,农民一年收入也就是2000多元,现在农民到番茄产业基地打工,一天就能挣70元,一个月的收入就是2000多元。 天津帮扶工作队注重提升援建地区人员的职业技能,为受援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为落实好两地签署的支援建设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承德分校框架协议,确保承德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按时招生,天津市教委与承德市政府签署了《关于支持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承德分校办学有关事项的备忘录》,采取“1+2”分段培养方式开展2018级新生招生工作,即第一学年在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习,之后两年回承德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为智力支撑打下了基础。 天津帮扶工作队还积极协助当地进行滦河流域环境治理,发掘旅游资源,推动绿色发展。在河北省兴隆县平安堡镇,滦河的支流柳河清澈见底,常年在山间欢快地流淌,柳河下游连接着潘家口水库。今年新年伊始,天津对口帮扶工作组拿出2300万元专项帮扶资金,启动了柳河上游综合治理工程,积极为当地对接旅游资源,帮助兴隆县发展绿色产业。天津对口帮扶的承德围场县“木兰围场”小滦河水源地保护项目、隆化县滦河水域环境整治等项目也在建设当中。天津将在帮扶工作中加强生态保护力度,强化承德作为京津冀水源涵养区的功能,合作开发“燕山环京津休闲旅游线”等京津冀跨区域精品旅游线路,助力当地经济实现绿色发展。 杨春武告诉记者,按照天津市委、市政府“升级加力、多层全覆盖、有限无限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和两省市“1+4”合作框架协议要求,要全力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扶贫协作格局。2019年将按照天津市委“鱼渔兼授、智志双扶”的对口帮扶承德市的指示要求,坚持就业优先,聚焦深度贫困县、聚焦重点贫困村、聚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升级组织领导、资金投入、产业帮扶、劳务协作、携手结对、社会参与等帮扶工作,助推承德市5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了让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天津和承德共同编制实施《天津市扶贫协作及对口帮扶河北省承德市规划(2016—2020年)》,谋划扶贫协作项目126个,总投资352.76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