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作品河北地方戏联唱《我和我的祖国》,以“河北地方戏曲+歌曲”的形式,全新演绎《我和我的祖国》,戏曲名家倾情献唱,尽显河北地方戏曲魅力,展示了70年来燕赵大地的发展变化、河北人民的幸福生活和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2019年9月26日一经发布,作品57小时播放量达2341.2万。 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技术助力传播,以技术促进融合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效提升了信息传输的速度和容量,让图文、视频、直播、虚拟现实等信息传播载体更加丰富、新闻报道方式更加多样。融合发展作为媒体领域的一场自我革命,技术是关键性因素和重要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作为主流媒体,要紧跟信息化发展趋势,瞄准先进实用技术,以技术助力传播,以技术促进融合,打造传播新优势。 一是实施全媒体建设提升工程。聚焦打造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以客户端为重点加强移动端传播能力建设,以移动直播为重点加强直播能力建设,提升全媒体建设质量和水平。 2018年8月6日,全新改版的河北日报客户端3.0版正式上线。升级后的客户端扩容提质,开通“政库”、县区频道,并在界面视觉、功能设置、数字报呈现等方面实现优化,为用户带来全新体验。 二是通过应用更多先进技术提升中央厨房功能。在已有信息收集、指挥调度、全媒体采编等功能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强化传播力效果评估、舆情分析评价等对新闻策采编发评全流程的服务支撑。 三是探索拓展技术应用领域。稳步探索新闻关联内容自动集纳、机器人写作、微视频自动制作等前沿应用,借助实用技术进一步提高出版印刷、安全审核、发行管理等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抓住人才这个融合的关键,努力培养更多“大记者”、采制更多“大作品” 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媒体融合发展,关键在人的融合。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勤学习、多锻炼,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为全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提高本领能力指明了努力方向。要以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为抓手,培养更多适应全媒体时代需要,有大理想、大格局、大情怀、大本领的“大记者”,采写更多记录时代风云、蕴含深刻思想、充满真挚情感,实现广泛传播的“大作品”。 一是大抓学习,靠过硬素质当“大记者”,靠过硬本领写“大作品”。学习要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确保新闻宣传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坚持学无止境,努力做到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熟悉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熟悉本地的实际情况。 二是持续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提升采编人员政治素质和全媒体业务技能。对采编人员到基层调研采访作出硬性规定,每年总编到基层采写调研类报道不少于1篇,部门主任不少于2篇,记者不少于6篇,并将完成情况纳入考核。 三是完善全媒体采编考核。增加新媒体平台工作量在整个考核结果中的权重,以考核倒逼采编人员全员转型,培养更多“提笔能写、对话筒能讲、举相机能拍”的全媒体记者。(桑献凯 作者系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 本文内容由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提供,转发请注明来源)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