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湖南省长沙市德政园小区的长者康护中心,一位年己耄耋之年的高龄老人,正躺在按摩椅上,一边按摩腿部,一边收听音频节目“杨家将”,眯着眼睛闭目养神。门外,一名长者在打太极拳,一板一眼,有章有法。桌旁,几个老伙伴在打手机催麻将搭档一一一老人们的开心,让这间不大的活动室充满了温馨。 这家康护中心,创办者是湖南万众和社区养老服务公司。这家养老服务机构20年致力于居家照护服务的探索,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以社区嵌入式养老的连锁经营模式,人民日报曾以“小且美”为题,推介了他们的成功经验。目前,这一进社区接地气的养老模式在湖南、河北、安徽等地迅速发展,仅在湖南,这样的康护中心就有30多家。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无数人的奋斗目标和焦虑不安,都归于能否“老有所养”。据统计,到2050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人将有4.3亿,每三名中国人就有一位老年人。万众和社区养老服务公司探索、研究和实践的嵌入式养老,就是结合中国的实际,以社区为依托,家庭为重心,既照料日常生活,也满足精神需求,同时以专业护理和标准服务提升品质。“养老服务一直是微利行业,前期投入大,回收周期长。“我们能够生存发展,一个关键因素是一直在探索,怎么在家门口搭建一个让老人满意的窝。”万众和董事长黄跃佳,在2020年春节前夕,致全体员工的一封“家信”中,描绘了这个窝的大致轮廓:长者们并不需要儿女们给予太多的金钱和物质,而是需要有人陪,有人关注,有人听他们讲这辈子的精彩故事;他们担心离自己熟悉的医疗机构太远,也离不开生活了多年的街道社区,期待每天有老伙伴老街坊聊天打牌,一起散步晒太阳;他们不仅需要保姆式照顾,也需要专业化照护一一一正是基于这种理念,家门口的安乐窝开始成型:不仅是照顾起居,更像是多功能服务中心,根据老人的不同需求,提供多元化服务。比如,除了长期居住,也可以提供日间照料,白天来中心,晩上回家住。子女外出旅游,老人单独在家不放心,也可以由康护中心短期陪护。老人年纪大了难以接受新鲜事物,中心还可以为他们发邮件,寄邮包,上网搜资料…在一家护理中心,工作人员正在为老人做中风后的康复训练,力度适中,手法专业。“护理员都由公司统一培训后上岗,什么时间做护理,搞卫生,几点喂饭,几点查房,都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据康护中心负责人介绍,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要帮他们起床穿衣洗漱喂饭做护理一一一一真的不能怕麻烦,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父母一样。 万众和董事长黄跃佳和康护中心老人一起过节 湖南万众和社区养老服务公司2016年底开始,经过两年的实践与试错,广泛走访市州企业及市场调研,不断总结,在原有“社区嵌入式养老康护服务”体验基础上推出的“共创居家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已成熟,实现了品牌有效的差异化提质升级。“和一次投入几千万的养老院不同,我们船小好掉头。一家康护中心,十来名工作人员,一年百几十万元的费用,利润不多,但发展空间广阔”。万众和董事长黄跃佳这样说。目前,万众和已有直营连锁机构36家,服务老人80多万人次,多次荣获共青团中央、劳动部及民政部门表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