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北京,天空湛蓝,枫叶金黄。北京大学燕园内,湖光映照塔影,草木色彩斑斓。 7日上午,北大英杰交流中心。南通市政府与北大签署共建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合作协议。研究院将落户南通中央创新区,依托北大物理学院、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优势及科研相关力量,打造国际先进的光电创新人才集聚平台和前沿研究平台。 这是未名湖与紫琅湖的牵手,北京大学的优质创新资源犹如一颗“明珠”,将镶嵌在紫琅湖畔,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物理重镇的“明珠” 漫步在清晨的北大校园,青褐色的建筑掩映在参天古木之间,夹着书本的学人匆匆行走在林荫道上,空气中弥漫着学术的气息。北京大学是人才荟萃之地,聚集了众多著名学者、专家、学术大师,走出了超过一半的“两弹一星”元勋、超过十分之一的“改革先锋”。北京大学始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民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加强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领先全国、领跑世界的重大科研成果。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最早可追溯到1913年设立的北大物理学门,是我国物理学本科教育的滥觞之地。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一直是我国高校实力最强的物理重镇。100多年来,这里群星璀璨,曾有110多位中科院院士、10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这里学习或工作。今天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科研力量雄厚,吸引和集聚了包括19位中科院院士在内的一大批国内外顶尖学者。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入开展介观物理中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应用前沿问题研究,作为首席单位实验室承担了多个国家973及重大研究计划项目。 近年来,北大物理学院一直把谋划建设光电科学研究院作为重中之重,在全国寻找合作城市。活动当天,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校长郝平,副校长、中科院院士龚旗煌和数位院士到场,他们对研究院的珍视之情,对建设目标的殷切期待溢于言表。郝平认为,这一项目着眼于解决前沿交叉和卡脖子技术问题,着眼于产业结构更新和经济转型需要,是北京大学在光学与光电子前沿交叉领域的又一重大布局。 产业升级的先导 专家介绍,光电子,就是在光电效应中因受激辐射而产生的电子,本质就是金属板的电子。光电子技术具有加工速度快、效率高、质量好、变形小、控制方便和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通信、微电子等工业领域。 光电、光机电涉及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产业,是我市大力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我市已经在光通信、半导体照明、光伏太阳能、集成电路等领域形成了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光电子产品体系,在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光纤光缆等多个细分领域全国领先,在光通信领域形成了光纤预制棒-拉丝-光纤光缆完整的产业链,在半导体照明领域已形成从衬底材料、外延、芯片到封装、应用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事实上,我市在光电行业不断谋篇布局,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人才集聚能力。全市光电子行业拥有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多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中天科技先后承担了3个国家863计划项目,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通富微电牵头组建了首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产业链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参加研究院项目论证的光电研究领域专家介绍,双方的合作从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出发,围绕南通“3+3+N”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开展颠覆性、前沿引领的光电基础创新研究和光电领域高新技术研究及应用研发,同时推进高端激光器、超高分辨成像系统、纳光电子芯片、光量子芯片、智能光电器件的孵化和转化,将为南通产业转型、产品升级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研究院背靠北大物理学院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两棵大树,将构建智能光电器件、高端激光、光量子芯片等多个研究室和制备加工中心、表征测试中心等机构,广泛开展国际国内合作,成为南通光电产业提档升级的先导。 作为南通企业家代表参加签约仪式的中天科技集团董事长薛济萍非常兴奋,当场跟北京大学校领导攀谈起来,“你们许多研究领域都是我们需要的,你们的技术会给我们带来很大帮助。” 校地合作的样本 北京大学和南通市政府成功牵手的意义可谓深远。双方领导都认为,合作共建研究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思想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是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际行动。邱水平在会见南通市领导时,寄希望双方打造校地合作的新样本。 翻开合作协议,许多令人兴奋的亮点扑面而来。根据协议,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将聚焦光电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及技术研发,组建一支包括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长江学者、杰青和优青等高端人才在内的科研团队,形成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高端激光器、超高分辨成像系统、纳光电子芯片等若干成果形成孵化和转化能力,每年在南通举办光电方面重要学术交流活动。北京大学将具体负责指导研究院开办筹建、开展人才队伍建设、科研项目推进、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科研成果引进与转化等。南通市政府将在资金、科研用房、高层次人才招聘、重大科研专项申报、人才落户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我们最高兴的是4个月来南通方面一直是一个部门牵头、一支团队负责,从规划、政策到未来管理,洽谈内容越来越深、越来越细,越来越具体。”北京大学参与洽谈的相关负责人对合作体制机制充满信心。 陆志鹏在签约活动上表示,南通市委市政府将提供最优的配套、营造最佳的环境,推动研究院早日从“纸上”落到“地上”,从投入转为产出,从扎根迈向壮大,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学研合作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