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尽快回到年幼孩子身边承担起做母亲的责任,弥补这些年对家庭的亏欠,自己一定会以实际行动来报答党和国家。”中秋前夕受到特赦后,杜某芳向河南省郑州女子监狱的民警坦露了心声:“通过特赦能提前释放回家,对自己的罪行更加愧疚,对不起党,对不起国家,对不起社会,对不起亲人。无比感恩……” 杜某芳2017年4月因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丈夫早逝,一对龙凤胎尚未成年,孩子们的成长时刻牵动着杜某芳的心。 服刑期间,学会了一手出色的缝纫技术,这让她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信心。她说,自己一定能用自己的双手和劳动创造更好的生活,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做一个以身作则的好母亲。 (图:女服刑人员被宣读特赦决定现场,配图与文章内容无关。) 监狱与安置帮教机构早早进行了对接,社区给监狱的回复更让她吃下一颗“定心丸”:我们社区一方面会加强对她的法治教育,增强其守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要协助落实帮扶措施,帮助她解决实际困难,让她早日融入社会,回报国家的关爱…… 相似的一幕也出现在陕西女子监狱。 9月11日一大早,马某收到了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刚刚对她做出的特赦裁定书,眼里闪着喜悦的光。2009年,马某因与丈夫争执,失手将其伤害致死,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 10年来,马某积极参与狱内各类活动,努力完成各项改造任务,获得两次减刑。今年又通过了中国民族乐器笛子社会等级水平四级考试。但是面对被特赦后的生活,马某一开始还是有些担忧:10年了,老人年龄大了,孩子可能跟自己也生疏了…… 陕西省女子监狱结合马某多年的表现和家庭状况以及所学技能,为她进行了出监规划,联系了多家用人单位,最终和西安一家演出团体达成初步就业协议。 特赦工作实施以来,各地安置帮教机构按照司法部部署,积极争取各级党委人民政府支持,做到每名特赦人员的安置帮教都有预案、有措施。同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落实特赦人员社会救助、就业援助和落户入学政策,帮助特赦人员更好的回归社会。 把党中央的重大政治举措、法治举措落到特赦的每一个细节,让温度传递到每个特赦对象的心里,燃起他们在人生大路上笔直向前的动力。 走出监狱的马某说,监狱为了我,能想到的都想了,“对未来,我有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