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北京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北京考核“示范片区”垃圾分类(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7-13
摘要:所谓智能回收,是指各式各样的智能回收装置。上月在东城区建国门街道外交部街33号院内,就新放置了6台智能垃圾桶,居民只要刷一下指纹,桶盖打开,就能投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同时也能完成积分。 在东城区崇外街

  所谓“智能回收”,是指各式各样的智能回收装置。上月在东城区建国门街道外交部街33号院内,就新放置了6台智能垃圾桶,居民只要刷一下指纹,桶盖打开,就能投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同时也能完成积分。

  在东城区崇外街道,则“升级”为智能六分类垃圾回收箱。分别可投放纸张、塑料制品、塑料瓶、金属、织物和有毒有害垃圾。只需下载“分一分”APP,用二维码对准扫码口一扫,就能打开相应的垃圾桶进行回收并积分。西城区新街口街道居民采用刷卡的形式,可对应投放塑料、纸张、玻璃、金属、有毒有害垃圾这五种垃圾。

  “从长远来看,垃圾分类回收机也有不利的地方”,石景山城管委垃圾分类负责人侯淼告诉北青报记者,目前随着各个区垃圾分类回收机的陆续入驻,“智能垃圾投放”似乎变成一种时尚。但智能垃圾回收机多由企业自主研发和投放,一旦技术或资金链出现问题,就很容易造成回收机的停用,从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垃圾分类工作的倒退。他建议街道社区从严选用和考查相关智能垃圾回收机企业,保障正常运转。

  所谓“上门回收”,其关键点在于“干湿分离”。北青报记者在东高地街道西洼地社区采访时看到,回收公司给社区每户都免费发放了带有二维码的垃圾袋,并且“一户一码”,蓝色垃圾袋是用来装可以回收再生的干垃圾的,绿色垃圾袋是用来装瓜果蔬菜这类厨余垃圾的。在处理干垃圾时,居民只需要点击微信小程序中的“呼叫回收”,按流程提示选择好上门地址、上门时间,就能坐等回收员上门。

  据社区负责人介绍,西洼地社区在“干湿分离”之前每天产生3吨生活垃圾,“回收率”几乎是零;而现在通过“上门回收”产生干垃圾近400公斤,“可回收率”提高十分明显。

  重点

  怎样保证分类到位?三种探索最有效

  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听到社区普遍反映,居民的前端分类意识薄弱是分类工作的最大阻力。事实上,这涉及到观念的转变和固有习惯的颠覆,其难度可想而知。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当前基层实践探索出了很多“实招”“新招”确保分类到位。

  第一是分类指导员(志愿者)面对面,手把手,“效果”最明显。石景山八宝山街道沁园社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苏树坤每天在小区内巡回,对单元楼门口垃圾箱的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如果正好遇到居民投放垃圾,就进行现场“教学”,告诉居民们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第二是巧用互联网+,方便实惠。北京市东城区某公寓楼下安装了架子,给每户发的小厨余桶可以摆放在上面,每个架子可以放30多个小桶;每个小桶内装有磁卡,并写明属于哪一户;居民在家做好厨余分类后,随时可以把小桶放在架子上;厨余收集员每天清运3次,清运时给每户的厨余垃圾称重并刷卡积分。这种模式不像大型的智能垃圾桶那样成本高,而且同样是发垃圾桶,该模式巧妙地将硬件和“互联网+”结合,让更多居民参与进来,优势显而易见。

  第三,很多社区都开始加大宣传力度。石景山区重新编写并印制了专用于入户宣传的分类指导手册,共6万册,已发放到3个先期开展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的街道(八宝山、老山、广宁);东城崇外街道网格中心副主任李涛说:“我们跟辖区里的中小学合作,定期给孩子们开课讲解垃圾分类,让孩子影响大人。同时,利用暑假孩子们回社区报到的机制,让孩子们回社区劳动的第一件事就是参与垃圾分类活动。”

  怎样保证考核压力传导到底?抱着居民是“客户”的心态去服务

  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感到,汲取各地经验,垃圾分类的成功关键在于层层传导压力,市级层面考核片区,片区考核第三方公司,第三方公司的一线人员秉承严格规范,在片区这一“神经末梢”起作用。

  在东城区东花市街道,引进了第三方北京天龙天天洁再生回收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协同开展辖区内8个社区的垃圾分类与回收工作。据该公司总经理刘权介绍,公司与街道每年签订一次服务协议,街道会根据服务效果开展评价,比如每年的厨余垃圾分出率必须达到5%以上,低于这个数将得不到政府购买经费,低于7%则会扣除一定的费用,如果超过10%,就能得到相应的奖励,以此来激励第三方公司提高服务质量。

  公司又通过怎样的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刘权说,用一系列严格的考核规则来保证。目前东花市街道一共有20名一线垃圾分类服务员,每人负责盯10个左右的厨余垃圾投放站。每天早上8点左右,垃圾分类服务员到社区上岗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厨余垃圾桶、拍照记录、整理二次分拣、再拍照、测量该垃圾桶重量,照片、数据第一时间上传到后台,也作为他们每日上岗打卡的证明。在每天下午和晚上,垃圾分类服务员则主要负责上门回收可再生资源。在此期间,客户又会在APP上对这些服务员的工作进行点评,是否按时上门、服务态度好不好、是否穿工作服、戴没戴工作牌等等,如果客户打了五星好评,每单能奖励5元。

  刘权说,要让老百姓有很好的服务体验,他们才会参与垃圾分类。通过这种与居民互动的监督管理方式,邀请老百姓来评价。老百姓说干得好就奖励,干得不好就惩罚,以此形成激励机制。

  刘权说,垃圾分类关键还得靠老百姓参与。街道每个月超额开展各色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在去年完成全街道2.3万余户上门动员工作后,通过数据分析,今年将针对部分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的楼宇开展第二轮重点宣传。

  怎样保证运输不混装?装车卸车保证重量均等

  在采访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对于垃圾分类,有居民质疑,就算前期实现了分类投放,最后运输的时候却混装运输,导致垃圾分类白做工,这是分类受阻的“槽点”所在。对于居民的这一顾虑,东城区崇外街道网格中心副主任李涛以“厨余垃圾”的分类为例进行了说明。他说,小区居民的厨余垃圾分出比较纯净的话,就直接拉到处理厂填埋或者堆肥,但是饭馆的餐厨垃圾种类杂、汤水多,要经过二次处理,把水控掉,才能堆肥。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