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北京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成交 五一 北京 学区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5-07
摘要:尽管这篇文章最后被央视曝光为虚假信息,但房屋所在的西城区文昌胡同,依旧是天价学区房的主儿,只因其对口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

成交 五一 北京 学区

被北京不少家长称为“宇宙中心小学”的宏庙小学对口小区丰汇园。3年前,北京一位家长曾花1200万元买下了这里一套39平方米的地下室,单价30万元+。在5月4日到5日中午这36小时内,丰汇园已经成交了3套千万元级老破小学区房,最高单价超过25万元/平方米。而小长假这几天,宏庙小学学区每天的房屋成交量在8~10套。

因为从今年7月31日起,北京西城区也要实施多校划片了。在此之前,西城是北京最后一个未实行多校划片的优质教育资源区域。

政策是这样的,自2020年7月31日后,西城区购房并取得房屋产权证书的家庭适龄子女申请入小学时,不再对应登记入学划片学校,全部以多校划片方式在学区或相邻学区内入学。也就是说,如果在7月31日之前在西城买房落户,还有机会上对口的名校。这令一大批焦虑的中产阶层家长在“五一”期间奔向了西城各个重点小学学区附近的房屋中介。

5月6日起,北京适龄儿童将开始采集小学入学信息。今年“幼升小”,除近几年一直明确的过道房、车库房、空挂户等均不得作为入学条件外,城六区更是通过明确“六年一学位”,实施“多校划片”等措施,为“学区房”降温。

“是否可上宏庙?”

由于算是距离宏庙小学最近的学区房,传说中丰汇园的天价成交纪录比比皆是。

丰汇园一套总价1020万元、39平方米的一室一厅(单价26.09万元/平方米)。其表示,自4月30日西城区将实行多校划片入学政策发布后,每天的咨询和带看数量大大增加。“正好赶上‘五一’小长假,这几天宏庙小学对口的房子每天成交量基本在8~10套。”

图片

资料来源:我爱我家

但就在李吉推荐完这套50平方米房屋后还不到1个小时,这两套目前还对口“宇宙中心小学”的房子已经全部成交,价格分别是1010万元和1078万元,较挂牌价略有下降。但据此计算,两套房子的单价也达到了25.9万元/平方米和21.56万元/平方米。记者留意到,前一套房子的卖家还背着400万元左右抵押贷款,需要买家首付款解抵押。

照此看,很多人不吃不喝好几年,也不一定买得起丰汇园的1平方米角落,李吉自己也感叹“太疯狂了”。据他透露,自己会邀请客户过来看房,但有些客户只一个电话来询问“是否可上宏庙”,或者只看了一次房便决定下单,“最高贷款额是186万元。”

5月4日到5日中午36小时内,与李吉手中这两套房一起成交的,还有丰汇园另一套48平方米的房子,总价1028万元,单价21.42万元/平方米,以及同为金融街西斜街片区的两套房子,单价均在20万元/平方米以上,其中亦不乏公房。

这里的公房,指的是在开发建房时给职工的社会福利,是国家免费划拨给单位使用的,划拨地的住房每交易一次都需要上缴土地出让金,在土地使用权上面没有明确约定使用权期限(公房的土地性质属于划拨)。

目前,北京的公房多为1980年代的房产,交易过程中极易引发纠纷。也正因此,在询问一套单价25万元+的13平方米的西单小学学区房时,经纪人直接就表示“已经办完了土地证,房屋随时可交易”。

业主挂出多套房源急于出手

作为全国教育资源最集中的城市,北京的学区房从来不缺惊心动魄的案例,尤其是在义务教育资源顶级的西城。

《中国教育报》曾公布过一组数据显示,2015年北京大概有16万名儿童进行了小学入学信息采集。其中,京籍学生大概10万名,非京籍大概6万名,但东城、西城和海淀三个区口碑最好的25所小学,只能接收大概5000名学生。

目前,东城和海淀已经实施多校划片,西城是仅剩的“宝地”。事实上,据了解,西城区的学区房4年间已经经历过一次暴涨。

以金融街片区内的京畿道小区40平方米一居室为例,链家在2013年10月的成交价格是280万元,单价约7.6万元/平方米;2014年12月的成交价格是335万元,单价涨到了约8.6万元/平方米。此后价格一路飙升,2015年7月,单价达到了11.5万元/平方米;2016年8月,成交总价超580万元,单价达14.9万元/平方米。到了2018年9月,链家成交的该户型最高总价达到了765万元,单价超过20万元/平方米。

就在2019年7月初,西城区德胜片区还成交了一套仅12.2平方米的老破小,成交价高达360万元,单价逼近30万元/平方米。

北京的学区房流传着一条鄙视链,顶端是西城区德胜片区——西城区金融街片区——海淀区万柳、中关村、上地——东城和平里。如今西城也要开始实施多校划片,买天价房也不一定能上理想的学校,虽然会打压一部分优质学区的房价,但入学机会均摊也可能会让一些学区原本较差的房子卖出高价。

但即便如此,依然挡不住那些想要赶在此时入手的焦虑的家长。对很多家庭来说,买学区房“让孩子赢在起跑线”是倾尽了所有,但学区房不代表一切,很多故事的结局都是——孩子没考上清北,但房子转手赚了好几百万。

(综合整理自每日经济新闻、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