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情来势汹汹,而为了战胜疫情,除了政府的有效管理、医护人员的努力,更需要广大民众的理解和共同参与。我们不仅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规律的生活作息,还要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和聚集,以最大程度降低病毒的播散以及自身的感染风险。 “在眼下这个非常时期,去医院看病正是‘避峰出行’,可以节约大量的排队时间。”一些对就医有“投机”心理的患者正在蠢蠢欲动。这个想法靠谱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无论是综合性医院还是专科医院,都属病患聚集地,相较于其他公共场所,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更高。在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因不必要的就诊导致交叉感染的情况并不鲜见。在17年后的今天,希望大家不要抱有侥幸心理,避免重蹈覆辙。 那么问题又来了。即使得了眼科疾病,现在也不应该去医院就诊吗?其实,这与投资一样,看不看病也需要评估风险和收益。若病情严重,且导致的不良后果严重,仍应及时就医。由于大家可能无法分析这其中的风险和收益系数,我们特别为大家罗列了一些较为常见的眼科疾病,并相应给出就诊意见,方便您对照并参考执行。 建议暂缓就诊: 1、验光配镜(包括儿童逐渐发展的看远模糊,以及中老年逐渐发展的看近吃力) 2、拟做近视眼矫正手术 3、眼干、异物感、迎风流泪,不伴明显眼痛或视力下降 4、长期存在无明显变化的眼部小包块 5、长期溢泪,但不伴疼痛、流脓及其他眼部症状 6、突然出现眼白小片状发红,但不伴任何其他眼部症状 7、老年人缓慢发展的视物模糊 8、手术或药物控制稳定的青光眼 9、 黑影飘动,但不伴有遮挡感或视力下降(可自行在家观察,且避免提重物和屏气) 10、 稳定眼病的定期复诊 11、其他长期稳定,或发展缓慢的眼部改变 建议及时就诊: 1、物理性眼外伤(尤其是开放性污染伤口、伴眼部出血或流热泪、视力明显下降、伴剧烈眼痛) 2、 化学性烧伤(尤其是高浓度酸、碱物质入眼,视力明显下降、伴剧烈眼痛、流热泪,建议先用清洁的水冲洗后,再就诊) 3、眼部异物(尤其是金属异物) 4、眼眶红肿、胀痛伴发热(尤其是伴视力下降、全身症状) 5、急性发生的眼红伴分泌物增多(若同时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请先去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就诊) 6、突然发生的剧烈眼痛 7、突然或快速加重的明显视力下降 8、短期内出现并扩大的视物遮挡感 总结来说,慢性、稳定、症状不重,且可以拖后处理的疾病,建议暂缓就诊;而急性、快速发展、症状严重的疾病,建议及时就诊,以避免由此导致的眼部不可逆损害、视力丧失,甚至失明。 温馨提示: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已有个别病例疑似是以眼部结膜炎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首发症状。因此,若必须前往医院眼科就诊的患者,请尽量提前实名制预约。同时,请减少陪同人员,并自觉戴好口罩、勤洗手、切忌在公共场所用手擦拭眼睛。此外,请您配合院方工作人员执行现阶段的门诊就医规范。 (通讯员: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主治医师 朱晓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