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各地已陆续进入“两会”时间,同时公布2019年的区域经济成绩单。其中一线城市的经济表现如何,格外引人关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截止今日,除广州以外,北京、上海、深圳三座一线城市的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均已出炉。
先看2019年GDP增速。2019年,北京初步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2%左右,上海全市生产总值预计增长6%以上,深圳全市预计增长7%左右。2019年,深圳GDP增速高于北京0.8个百分点,上海1个百分点。
不过,虽然深圳GDP增速持续领跑京沪,其与北京的差距却是自2009年以来首次低于1个百分点。实际上,近年来深圳GDP增速确实略有下滑。2017年,深圳GDP增速仍高达8.8%,领跑四大一线城市;2018年增速将至7.6%,2019年上半年增速降至7.4%,前三季度再度降至6.6%。去年三季度以来,深圳GDP增速有所下滑,或与贸易战冲击深圳制造业有关。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
与此同时,2019年深圳的部分经济指标表现,依旧非常亮眼。2019年,深圳本市生产总值超过2.6万亿元,增长7%左右;辖区公共财政收入9424亿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73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超过10%。
相比之下,上海则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着重强调投资的作用,甚至专列一段强调要“着力提高投资强度和密度”。此前,上海已不断释放出重视投资的信号。去年7月的市委季度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提出,上海要在投资上“上速度、上强度、上效率”,以新的投资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反映在投资数据上,2019全年上海工业投资增长11.3%、连续21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2020年,京沪深各自定下什么目标?实际上,在全国经济下行、国内外形势复杂的背景下,北京、上海、深圳在2020年全部调低了自己的目标增速,依次为6%左右、6%左右、6.5%左右。2019年,三城目标增速则分别为6%-6.5%、6-6.5%和7%左右。可以看出,京沪深的经济成绩达到2019年目标增速的同时,也将2020年增速下调了0.5个百分点左右。
有趣的是,今年北京和上海定下的年度目标有较多相似点:2020年,两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值都在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与上年持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也在目标中有所体现;北京目标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5%,上海目标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8%左右,差别也较小。
至于深圳的2020年主要目标,除了GDP增速定为6.5%左右略高于京沪以外,目标新增就业人数值得注意。2019年初,深圳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目标是新增就业人数8万人。而2020年,深圳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新增就业人数15万人。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粮油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金农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