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边协同可以把企业专线转化成千万量级的ICT的业务入口,我们运营商也知道,我们的战略资源就是把我们无可替代的光纤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了,我们把企业需求嵌入到无可替代的光纤资源里面。这样顺势把线网一千万专线用户转化为云的用户。原先中小企业做的不到位,中小企业不管生产设备一率扔到云网上,云网到来之后可以把光纤盒子智能化之后,可以把上云的还有分支互联的业务,和原有上网的业务分离出来,导入专网,上云的和分支互联的封闭业务构成一个天然的业务关联面,将显著增强企业专线黏性,由点到面重构专线格局。 对于我们来说千万量级业务入口可精准投放增值业务,构建企业应用市场。这种在全国的量,这种智能化的光纤盒子差不多在一千元一个,全国的量是每年一百亿左右,增值服务即使占25%的占比也是在20亿-30亿左右,我只是计算了一个商业模式最清晰的防火墙,如果一个防火墙的能力收10元/月的服务费,全国的量也在百亿量级,如果联通只占25%也是在20-30亿,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下一步的战略就是用确定的逻辑应对不确定的未来,聚焦一个点位,依托两个支撑,达成三个目标。 聚焦一个点位就是沿着千万量级的企业专线存量用户顺下,切入到企业端网络出口,依托电信运营商无可替代的光纤优势布局企业云网关,我们除了5G这个边之外,更重要的是光纤这个边。 依托两个支撑是依托端到端的投入了几十年的光纤覆盖到每一个园区、每一个乡镇的光纤资源,覆盖到全国的专网资源。依靠我们自主可控的CMSP集约化的运营,相对传统的自建自维的方式效能可以提高20倍,相对OTT我们也是更具成本优势。 达成三个目标:1、云边协同把现网专线转化为千万量级的ICT业务入口。2、同源头把生产性业务导入专网,让运营商成为企业入云的主航道。3、最直接的用户源头需求可形成企业画像构建企业应用市场,精准投放ICT业务,并利用企业业务入口导控企业业务流量流向,全面提升运营商ICT的生态话语权。 我就分享到这儿,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