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水,精打细算。在河北元氏县,浇地有神器,“‘小白龙’上套水布袋,不再大水漫。” 纸屯村村民李竹良边浇水边介绍。县里核定一亩地用水定额172立方米,节水有奖,超额加倍收费。 先节水,后用水。各地率先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河北去年实现农业节水5.62亿立方米;北京去年实现农业用新水负增长、工业用新水零增长、生活用水控制增长。 制度管水,严控红线。在北京,水管理延伸到基层,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解到区,不断拧紧水龙头,去年全市万元GDP用水量下降到12.94立方米。在天津,水被细分为5种: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再生水和淡化海水,差别定价,优水优用。在河北,南水北调受水区自备井关停,划定地下水开发利用红线,严格考核管理。 科学用水,以水定产。在南水北调中线源头,淅川县严守一库清水,张家河从辣椒村变成了石榴村,“辣椒化肥农药用得多,会让丹江水氮磷超标。”村党支部书记张家祥说,软籽石榴是个宝,树能保水土、花能观赏、果能卖钱,环保又增收。目前全县软籽石榴种植面积达5万多亩。 煤城河南焦作,南水送来新资源。南水北调累计向焦作供水7060万立方米,群英河、黑河、新河清水长流,生态游、山水游活了。江苏徐州打造生态城市,摈弃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拥抱更多高精尖产业,“一城煤灰半城土”变成“一城青山半城湖”。 以水定发展,调水沿线率先绿色转型,发展后劲更足,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 “南水北调不仅是供水工程,更是保障水安全的战略选择,是生态文明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的体现。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让南水北调工程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水利部部长鄂竟平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