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一汽,为产业发展扫清障碍 建设现代化国际汽车城,是吉林省、长春市、汽开区、中国一汽共同的愿景。 作为长春-公主岭同城化的核心区,推动长春城市向西部发展的“桥头堡”,当下,长春汽开区正成为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的重要支点。 未来,汽开区将发展成为拥有上万亿规模汽车工业的现代化国际汽车城。 上万亿规模的汽车工业,应该坐落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对标国际国内产业发达区域,汽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决定,首先以“干净整洁、规范有序”为标准,从生产、生活、人文三个层面营造好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良好城市环境。 近来,汽开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城市乱象整治、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务实创新体制机制,扎实开展城市环境建设,有效提高了驻区企业和居民的获得感、满意度。 让良好的城市环境,成为现代化国际汽车城建设的核心竞争力,汽开区正在努力。 17日,长春暴雪。 “清雪力量优先保障一汽生产经营”,汽开区城管局按照管委会要求调度大型滚刷清雪翻斗车4台、小型四轮垃圾清运车4台、道路保洁车2辆,当夜即在新红旗大街开展不间断循环清扫作业。 “今早5时,我们就对一汽总部周边进行集中清雪,8时许,基本实现了路见本色、通行无碍。”18日,汽开区城市管理局环卫科科长孙乐告诉记者。 而像这样的为项目、为企业、为一汽的保障工作,汽开区天天都在扎实有效的推进,营造了优质的生产、生活、人文环境,强力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宽敞整洁畅通的街路让城市大气有序 两天时间为长春丰越项目铺好临时施工便道,三天时间为轴齿工业园解放工厂设置临时停车场,一周时间清理一汽-大众公司西侧环境,一个月时间在中国一汽NBD新总部附近安装3个交通信号灯、开辟数个右转专用通道…… 城市环境建设中,汽开区坚守“服务一汽”初心,坚持把整治好一汽周边环境,为一汽及汽车产业发展扫清障碍放在首位,大干、快干,全力为一汽及一汽家属创造安心、放心、舒心的生产生活环境。 一汽老厂区3号门、6号门附近,占道经营比较严重,大量出售食品、小商品的摊贩自发在此经营,影响了正常生产秩序。 7月15日,汽开区管委会现场办公,与中国一汽相关负责人沟通,并制定了解决方案,很快就将周边的摊贩、经营性车辆、停车场清理整顿完毕,周边环境大为改观。 在此基础上,汽开区还整合相关部门和街道城市管理力量,将一汽集团各厂区周边环境进行统筹整治,以最快的效率对一汽老厂区周边、一汽-大众周边、一汽集团NBD新总部、轴齿工业园周边环境进行了彻底的清理整治。 环境整治过程中,汽开区各相关部门主动靠前服务,与中国一汽相关部门负责人沟通协调,及时处理中国一汽生产经营中需要汽开区帮助协调解决的问题,得到了中国一汽的高度认可。 在10月25日,汽开区与中国一汽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中国一汽战略发展、人力资源、采购等部门和一汽解放、一汽轿车等分公司负责人纷纷表示,“现在双方就像一家人一样”“一汽和汽开区的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很多事都不需要我们跑,汽开区就上门给办了……” 把服务一汽、服务汽车产业发展作为城市环境建设的头等大事,汽开区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 领导带头,担当作为狠抓落实 工作成败,关键在人。 城市环境建设中,汽开区首先从调动干部群众积极性上入手。 “以前是坐着开会决策,现在是深入一线决策。”汽开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率先垂范,在每月一次推进会的基础上,每周召开一次现场调度会,深入大街小巷,实地踏查,实时调度督导,用领导干部的作风转变,带动全区干部群众作风的转变。 资金——今年,汽开区先后三批向锦程街道、东风街道、农委、城市管理局拨款累计2100万元,专项用于城市乱象整治、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城市环境建设工作。 人员——针对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任务重、人手少问题,汽开区招聘了50名环境卫生监督员,协助开展城市管理执法工作。 干部——今年,汽开区迅速补齐了多个空缺的城市管理相关部门领导岗位,一批表现优秀的干部得到任用,干部队伍积极性显著提高。 汽开区建立了城市乱象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两个微信工作群,303名城市管理人员,135名农委和农村工作人员全部在群,日常工作基本都通过工作群调动,哪里有垃圾、哪里有堆放物、哪里有占道经营,都在群里发布,任务完成后,也第一时间发图报告,工作目标明确、流程透明,效率显著提高。 汽开区建立了区、街道(农委)、社区(村屯)三级网格,分别由区属部门工作人员、街道(农委)城市管理人员、社区(村屯)工作人员担任网格员,并明确规定,一级网格员每周要到网格内巡逻1次,二级网格员每周要到网格巡逻2次,三级网格员每天都要巡视。发现问题要及时拍照上报到工作群内,第一时间调度解决。 一系列新机制、新举措的实施,为汽开区城市环境建设扎实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汽开区党工委、管委会要求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城市环境建设必须牢记“服务一汽”这个“初心”,必须正视基础差、底子薄这个现实基础,必须把握开发区建设宜居宜业现代化国际汽车城这一发展目标。 “干净整洁、规范有序”,就是汽开区为现阶段城市环境建设制定的标准,工作中探索建立起来的“三公工作法”(即,公平、公正、公开实施城市管理,把工作做到明处,接受企业和群众监督,赢得最大范围的认可和支持。)则成为汽开区捍卫这一标准的有力武器。 “公”字为先,形成环境建设的汽开模式 汽开区优质宜居的城市环境 汽开区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一部“暗访片”开始。 汽开区派出暗访组,利用3天时间,走遍全区6村24个屯,用相机、摄像机拍下街头巷尾、犄角旮旯的不干净、不整洁现象,并制作成“暗访片”。 乱扔的垃圾、乱建的“玉米楼子”、乱放的柴草……针对问题,汽开区农委一个一个梳理、一个一个整治,就是要整治彻底,不留死角。 在汽开区无人机、摄像机、微信群等技术手段的充分运用,“搜”出了隐藏在犄角旮旯、围挡篱墙后面的“小”,把城市环境建设的方方面面,都摆到了“明”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