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养护

旗下栏目: 新车 导购 行情 养护

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路径探索任重道远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1-01
摘要:记者观察 ■本报记者 童彤 近日,一则有关“新能源汽车销量三连降”的消息引来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就连以往一听闻新能源汽车新闻的普通民众,也对此“大跌眼镜”,毕竟,以往与新能源汽车销量挂钩的都是“一路飘红”“逆势增长”等词汇,这在整体汽车市场

  记者观察 ■本报记者 童彤

  近日,一则有关“新能源汽车销量三连降”的消息引来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就连以往一听闻新能源汽车新闻的普通民众,也对此“大跌眼镜”,毕竟,以往与新能源汽车销量挂钩的都是“一路飘红”“逆势增长”等词汇,这在整体汽车市场表现疲弱的大局下显得尤为亮眼,然而,这样的日子似乎结束了。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9.9%和34.2%,销量出现连续3个月下滑。市场人士普遍将“由于国家的补贴退坡幅度比较大”归为直接原因,从市场表现看,近几个月,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同比负增长,行业内外及社会各界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也一改曾经的乐观情绪。

  当然,市场也有冷静客观人士表示,一方面,我们要坚定战略自信,保持战略定力,新能源汽车就是汽车行业的大势,而且势不可挡;另一方面,也必须正视新能源汽车发展到现在的矛盾和问题。

  在本报记者看来,这似乎更合乎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面临的现实境况。首先,在面对补贴退坡与成本之间的矛盾时,如何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是摆在所有新能源车企面前的最大难题,尤其是那些单纯依靠补贴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其次,在技术和使用层面,包括蓄电池的续航里程以及充电设施的逐步完备等问题,这些不仅事关车企本身的技术革新,更与产业配套政策息息相关。至少,目前看,这些地方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摆脱了补贴道路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的市场化路径势必任重道远。不难预料的是,随着补贴政策的退出,新能源汽车市场势必将面临新一轮“洗牌”,那些缺少真正核心技术和能力应对市场变化的企业必将遭到淘汰,而那些得以存活的车企,则必须面临突破技术限制,与传统燃油汽车公平竞争的险峻局面。

  而想要实现竞争,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不仅要大力推动车辆的技术创新,攻克电池的使用寿命、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问题,发展性价比更优的产品,提高新能源产品的竞争力和吸引力;配套政策方面,更需要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营造良好的环境,比如,持续优化车辆的通行管控,推动充电设施的合理布局,建立动力电池回收的利用体系等。

  本报记者认为,政策鼓励、市场认可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拥有光明发展前景的前提和基础性条件,但确保市场前景长久可持续,并真正在产销规模上不断冲高,最终还是需要市场的检验,即消费者真正认可新能源汽车产品。

  这其中,一大批拥有弯道超车踌躇满志的中国车企必须坚持练好内功,否则,随着诸如特斯拉等大型国际新能源汽车厂商的入驻,势必掀起对乘用车市场的重新洗牌,如果国内新能源车企仍满足于骗取补贴政策的“小伎俩”,“洗牌”后的乘用车市场将难有它们一席之地。

  不可否认,由于客观的环境压力倒逼,也因社会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高度热情所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路径是适度超前的,即政府公务车、公共交通和民用三方面共同发力,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事实更需要尽快形成产业自主发展的长期动力,其中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而言必不可少。

  实现技术进步,提升竞争力,正是跨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瓶颈的必然选择。比如,要通过提升并突破核心技术,解决新能源汽车高昂维修和养护成本、电池稳定性和耐久性,以及续航里程和充电设施的建设等一系列阻碍和难题。

  毕竟,新能源汽车市场寻求长远可持续发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着手解决,这些都需要依靠技术的不断创新加以应对和克服,才能实现一系列宏伟目标以及兑现新能源汽车发展兼顾产业进步和生态环保的双重重任。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