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新能源脚步的加快,使得越来越多的车型都推出了混动版本——广汽本田凌派就是其中之一。说到凌派这款车,大家并不陌生,而混动版的凌派,大家可能还未耳闻。实际上,凌派锐·混动也即将到来(6月10日上市),而在此之前,笔者也是抢先体验试驾了凌派锐·混动这款车型。那么, 这一次,凌派锐·混动会给乘客带来什么样的体验? 乍一看,还是一台凌派 从设计上来说,凌派·锐混动和凌派是几乎没有区别的。其实不单单是凌派,市面上几乎所有同一车款的汽油车型和混动车型,都是一个设计。所以,在内外饰的设计上并没有太多好讲的。不过几处小细节——“HYBRID”标、蓝色车标等体现了这台车与汽油车型的一点点不同。 当然,我是觉得要是设计上更多一些这样的凸显“我是一台混动车型”的元素会更好,因为这样,外人才能更容易分辨出“我多花了几万元”的身份。 空间大,不虚B级车? 本田的空间,是早有所闻,但听到有人给我说凌派有着B级车空间的时候,我是不太信的。不过,当我坐进了凌派锐·混动,还是装着电池组的凌派(凌派电池组的设计巧妙,是放在后备箱下面的,因此并没有影响到乘坐),我发现我输了——我本不屑,奈何它太大了。 2730mm的轴距实际上已经是A级车中的佼佼者了(作为参考,朗逸2688mm,轩逸2712mm,雷凌2700mm),但你可能会说就多了几十mm,体现不出什么,更别说和B级车相比了。但你忘了本田素有“空间魔术师”的称号,拿手的MM理念一用,那差距就出来了,B级车的大空间感也有了。值得一提的是,后排小桌板,放下后形成一个过道,可以放小物品之内的东西,很方便。 因此,175mm的笔者在后排,可以说是没什么压力的。如果说我的反应还比较平淡的话,那么隔壁车的一位老师说的“这后排空间无敌了”,就能看出其内心的真实波澜,绝不平静,而这波澜,是凌派锐·混动的后排空间给他掀起的。 关于动力,我说三点 一、就发动机层面,凌派锐·混动搭载的是一台四缸1.5L发动机,而不是1.0T 三缸发动机,这一层的重点在于四缸机和三缸机的区别。咱先不说谁的参数好,谁更有力,在这些差距没有达到质的飞跃的时候,重要程度赶不上三缸和四缸的区别。从结构上来看,三缸就比四缸少了一个缸,但在消费者心中,心中芥蒂远远多出这一个缸的数量差别。因此,凌派锐·混动的不同,不只是多了一个混动,还有四缸。 二、1.5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双电机+电池组,这便是凌派·锐混动的i-MMD系统。i-MMD大家并不陌生,但是凌派用i-MMD可以看成是一个越级的行为。为何这么说?实际上,本田除了i-MMD,还有i-DCD(单电机混动系统),顾名思义,单电机不如双电机好,因此,i-DCD也是运用于本田的入门车型和小型车上,凌派可以归为本田的入门级车,但是并没有采用稍低端的i-DCD,而是i-MMD,这不说明了凌派锐·混动的越级诚意吗? 三、低油耗,这是混动车型的目的。凌派锐·混动的官方油耗为4.1L/100km,实际体验中,虽然我们并没有达到如此成绩,原因有二,一是几乎满载,二是比较激进;最终5L左右/100km的成绩,我们也是心满意足了,这经济性,你还要啥自行车。因此我认为,凌派·锐混动排进最省油的混动车型(非插混)前三,问题不大。 开起来,见真章 在行驶中,首先肯定是发动机和驱动形式的不同,给乘客带来的行驶质感的不同。最直接的就是混动系统,跟汽油车型不同的是,它在某些环境下,由电机提供更静谧,更舒适的驱动力。加上主动降噪功能,给乘客一种更安静的车内空间,说实话,是要比汽油版的凌派安静不少。而在猛加速的时候,还是比1.0T凌派要来得更快。底盘的质感开起来还是和汽油版的凌派没啥区别,不过由于重量的增加,悬架等部位还是做了相应的调整,保证一定的支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