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行情

旗下栏目: 新车 导购 行情 养护

中德两国总理见证下签约的 光束汽车项目在我市正式启动(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2-02
摘要:本报讯(记者李燕)昨天上午,由长城汽车(601633)股份有限公司和宝马(荷兰)控股公司共同建设的光束汽车项目在我市正式启动。江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樊金龙,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苏州市委副书

  本报讯(记者李燕)昨天上午,由长城汽车(601633)股份有限公司和宝马(荷兰)控股公司共同建设的光束汽车项目在我市正式启动。江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樊金龙,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亚平,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宝马集团董事傅乐希(KlausFr?hlich),宝马集团董事彼得博士(Dr.NicolasPeter)等出席启动仪式。

  参加活动的领导还有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王翔,苏州市委常委、秘书长俞杏楠,苏州市政府秘书长周伟,以及我市领导沈国芳、潘国强等。

  长城汽车是民族汽车工业的骄傲,宝马集团是全球汽车行业的标杆。去年7月,在中德两国总理的亲自见证下,长城汽车、宝马集团合资成立光束汽车项目,这是我国放开股比限制后的第一家合资整车企业,开创了中国汽车产业开放发展的新型范例。光束汽车选址落户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投资约51亿元人民币,被列为国家第二批重大外资项目。项目集研发、生产、仓储物流于一体,建成后具备年产16万辆燃油乘用车全出口及纯电动乘用车的研发和制造能力。

  樊金龙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光束汽车项目的启动表示祝贺。他说,此次启动的“光束汽车”生产基地,是在中德两国总理亲自见证下签署的重大项目,是长城汽车和宝马集团强强联合的开篇之作,也是中德两国深化全方位战略合作的重要标志,开创了中国汽车产业开放合作的新型范例,必将为苏州乃至江苏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省委、省政府将全力支持“光束汽车”项目建设,为企业创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苏州和张家港要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对企业和项目的服务保障,加快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不断提升创新能级和产业层次,增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希望长城汽车、宝马集团进一步深化合作,将更多带动力强、技术含量高、战略意义大的项目落户到江苏和苏州;期待更多中外企业布局江苏、扎根江苏、赢在江苏,共创美好未来。

  蓝绍敏在致辞中表示,高质量项目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和支点,紧抓“项目为王”的制胜利器,是苏州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一招”。张家港以聚焦聚力“三标杆一率先”为奋斗指向,把项目攻坚作为再创辉煌的主战场,再一次成为了创业的热土、投资的热土和发展的热土。此次启动的光束汽车项目,不仅为苏州培育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迈出坚实一步,也是苏州群虎争雄、开放再出发的鲜明例证。苏州将努力营造更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将世界银行的标准作为接轨国际的重要参照,更加注重“用户思维、客户体验”,全力支持推动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早日释放产能、早日引领发展。希望长城汽车、宝马集团在这方干事创业的热土上收获事业新高峰,推动中德战略合作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张家港要进一步集聚最优资源、提供最优服务,把光束汽车打造成在苏州、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产业地标。

  魏建军向江苏各级党委政府坦诚、友好、热情的服务和为经济发展雷厉风行、尽心尽力的工作作风表示感谢。他说,光束汽车的成立不但更新了车企合作原有的模式,还实现了“联合开发、中国制造、服务全球”的崭新业态模式,相信光束汽车项目将是中国汽车发展史上整体质量高、最具有创新和影响力的一次中外合作。长城汽车将同宝马集团、江苏各级政府一道践行承诺、排除困难、扎实推进工厂建设,全力推动项目投产,持续护航经济发展。相信光束汽车必将打开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这道耀眼“光束”注定会照亮宝马集团及长城汽车的新能源和全球化发展之路。

  我市市委书记沈国芳表示,长城汽车与宝马集团的光束汽车项目终于水到渠成,迎来盛大启动的历史性时刻,这是港城百万人民群众翘首以盼的一件“大喜事”,也是张家港勾勒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个“里程碑”。市委市政府将牢固确立“项目为王”的理念,集聚最优资源、营造一流环境,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全力推动光束汽车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努力构建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真诚期待光束汽车以此次项目启动为起点,突破创新、追求卓越,致力打造“满足全球市场的全新技术平台和全球化工厂”。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谱写好新时代港城高质量发展的华美篇章。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