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洁认为,居民的事情首先要建立在居民自治基础上,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引入停车管理前,社区走门入户进行民意调查,超过75%社区居民同意后才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方案。她还强调了第三方公司的“反哺”作用,“对老旧小区来说,整体环境的改善才是最重要的。” 丰台区社区停车工作指引出台后,社区停车管理将有章可循。但各社区情况不同,如何避免“一刀切”? 前泥洼经验在向丰台街道推广的过程中就经历了从“水土不服”到“因地制宜”的过程。目前,北大街南里、北二里、建国街一里、西区4个社区引入了停车管理,各有需求和侧重。比如,西区充分借鉴了前泥洼经验,开始进行停车公司的准物业化探索,社区各类事项实行菜单式管理。东大街西里在内的两个小区则采取居民自治的方式进行停车管理。 丰台区城管委交通综合科科长赵俊奇表示,丰台兼有各类型社区,新建社区问题相对较少,老旧小区需要克服的问题比较多。鉴于此种情况,工作指引不是一份僵硬的规定,在落实过程中更不能搞“一刀切”。 “目前,工作指引已经下发各街道和社区试行,对落实环节出现的不同情况和问题,我们会一直跟踪,不断修改和完善工作指引,真正解决老百姓的停车问题。”赵俊奇表示。 - 专家说法 需逐步培养社区居民“停车有位”理念 实施社区停车管理将可能对改善城市交通产生积极意义。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所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东此前曾对记者表示,影响城市交通的关键是“汽车使用”而非“汽车拥有”,随着我国汽车购买限制的放宽,接下来在车辆使用和停放,特别是居住车辆停放等方面的限制可能会更严,需要逐步培养社区居民“停车有位”的理念。 今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政策刺激汽车消费,各地已经开始结合实际逐步探索放开或取消汽车限购。购买门槛降低带来更大的汽车保有量,或将给城市交通带来更大压力。对此,程世东认为,不管是交通拥堵还是环境污染,都是因为小汽车使用导致的,而非拥有。因此,城市交通治理的着眼点应该更多的是引导合理使用,而非控制拥有。 引导合理使用,包括培养公众“停车有位”的意识,而加强社区停车管理,引入第三方公司进驻社区进行市场化运营、给社区居民划定具体车位等,正是以实践引导和强化了这样的理念。 程世东认为,停车位与道路不同,不是公共品,居民要有能力自行解决社区等居住区域的基本停车问题,而不是把停车的压力交给社会。除采用市场化的社区停车管理机制进行引导外,更合理的城市规划,尽可能实现区域和组团内职住平衡,减少长距离的潮汐式通勤;加大力度改善地铁的拥挤、缩短换乘距离,保障公交路权、提高地面公交速度和准时性,改善步行、自行车的出行环境,吸引公众主动选择绿色出行等,都是城市交通治理更加长期性、根本性的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