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行情

旗下栏目: 新车 导购 行情 养护

汽车消费市场回暖释放哪些信号(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6-18
摘要:“要鼓励开拓不同技术路线。”石敏杰说,支持“车电分离”等新型商业模式发展,鼓励企业进一步提升整车安全性、可靠性,研发生产具有先进底层操作系统、电子电气系统架构和智能化、网联化特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苗

  “要鼓励开拓不同技术路线。”石敏杰说,支持“车电分离”等新型商业模式发展,鼓励企业进一步提升整车安全性、可靠性,研发生产具有先进底层操作系统、电子电气系统架构和智能化、网联化特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苗圩指出,今后将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发展,使其有一个更好的使用环境,让更多的消费者愿意选择新能源汽车。从供给侧来说,将进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有序放开新能源汽车代工生产;同时,对研发创新型新能源汽车企业实行品牌授权试点。从需求侧来说,除了落实好财税支持政策之外,还将鼓励换电模式发展,鼓励地方在公共服务领域更多使用新能源汽车。从使用侧来说,将继续加大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各类充换电设施实现互联互通,鼓励地方政府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出台停车、通行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3.国际供应链风险总体可控 世界合作的机遇更多了

  【现状】

  今年5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57.1万辆,同比增长0.4%,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4.1%,比上年同期下降2.2个百分点。专家称,受疫情影响,汽车市场需求还未恢复,中国品牌汽车的市场份额在下降,且降幅不小,但一些国际知名车企的产品销量在较快增长,这说明我们的品牌力和产品力是不够的,要引起注意。

  “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中国品牌汽车必须做强、做大,这是基础。”叶盛基说,品牌影响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持续培育和积淀。但也要认识到,现在是大数据时代,培育一个品牌的周期可能会大大缩短,只要产品过硬、性能过硬,质量和可靠性过硬,消费者的认知就会很快形成。

  叶盛基表示,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有关企业应苦练内功,多向国际知名品牌车企学习,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上下功夫,在质量和可靠性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产品竞争力。我国汽车工业经过数十年发展,尤其是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产业体系已经较为完整,一些骨干企业在提升产品质量、品牌美誉度方面取得良好成效,我们对中国品牌汽车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目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对人类生产生活、世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影响,需要进一步关注全球疫情防控和产业发展形势的变化。

  “受疫情影响,汽车国际供应链存在一定风险。”叶盛基说,从目前跟踪的情况来看,国际供应链的风险总体上还是可控的。今后我们要进一步跟踪国际疫情,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努力应对,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

  苗圩强调,疫情对全球汽车供应链造成较大冲击,汽车市场出现大幅下滑,产业格局面临调整,如何妥善应对,需要深入思考、共商对策。汽车产业是典型的国际化、市场化行业,疫情不分国界,全球汽车供应链也无国界,行业企业应该齐心协力、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疫情挑战。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世界提供更多合作机遇。

  【微调查】

  #你会购买新能源汽车吗?#

  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延长两年;海南买新能源汽车每辆奖励1万元;深圳交通运输局出台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近日,新能源汽车消费迎来诸多利好。有人说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车是大势所趋,有人说充电比加油省钱还方便,也有人出于续航里程和充电方面的考虑持观望态度。你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吗?如何看待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

  @allison06FD:看好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会买。

  @Jevensflower:如果报废电池的处理可以做好的话,我会买。

  @顾想想Grace:一台油车,一台新能源小车,在市里和周边开小车省钱又方便。

  @我粉祖国给我的三观:我想买,但苦于排不上号。

  @x烧烧君x:我是一个新能源车车主,总的来说在北京这样充电设施比较完善的城市,新能源车的使用便利性还是可以的,充电很快,而且用车成本的确很低。但是如果远途的话,还是比较麻烦,城市里代步没问题。

  @林雨:能充电的停车位少也是个问题。

  (光明日报记者陈晨整理)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18日 11版)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