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庆阳没有电。1950年西峰镇安装了两台蒸汽发电机组,结束了庆阳地区无电的历史,比全国整整晚了68年。1958年9月,庆阳地区第一座火电厂—西峰电厂建成投产,到1962年合水县城柴油机组投产发电,庆阳地区县城全部有了电。1966年7月,巴家咀水电站一级电站投产发电,标志着庆阳老区无水电历史的结束。1975年7月,庆阳首座110千伏送变电工程投运。1993年12月,庆阳首座330千伏西峰变建成投运。1999年12月,全市最后一个无电乡环县南湫乡实现通电。2006年“户户通电”工程实施,到2014年6月底,庆阳市大电网延伸范围内乡、村、户通电率达到100%,彻底解决了老区人民的无电问题。截至目前,庆阳电网形成以330千伏西峰变、丰乐变、木钵变、志远变为中心网架,110千伏和35千伏线路为骨架的辐射型供电网络,覆盖庆阳全市,并为平凉部分地区提供备用电源。网内现有330千伏变电站5座、风电场1座,110千伏变电站27座、风电场2座,35千伏变电站95座、光伏电站3座。维护330千伏输电线路568.095公里、110千伏输电线路1208.159公里、35千伏输电线路2141.641公里、10千伏配电线路15531.25公里。 二、庆阳供电公司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所做的工作 庆阳供电公司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各项决策部署,立足全市发展大局,认真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持续提升供电服务品质,不断完善电力市场建设,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果、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为服务庆阳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用能需要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提高政治站位,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庆阳供电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省电力公司党委决策部署,紧随全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迅速启动电网企业一级响应,全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全力确保疫情防控用电万无一失,全力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助推全市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在大战大考中展现了“国网担当”,发挥了国有企业“顶梁柱”作用。一是主动担当,提供坚强可靠的电力保障和优质高效的供电服务。集中力量,第一时间与重要场所建立保供电联动机制,累计投入保电人员296人、车辆75辆、应急发电车2台、发电机58台,对全市8家定点医疗机构、10家后备医疗定点机构、12个集中医学观察点、157个发热门诊及党政机关、新闻媒体等重要场所实施全天候供电保障服务,确保了电力供应“零故障”。全面推行网上国网、95598热线线上7×24小时不间断服务,实行居民用电客户欠费不停电服务,累计推广“网上国网”注册用户9.11万户,绑定户数6.79万户。二是率先作为,各项电网工程全面复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积极与属地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取得开复工许可,严格落实工程开复工“六个一律”要求,按照“复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原则,严把“三关”、做到“三到位”(健康检查关、筛选上岗关、安全生产关;物资供应保障到位、防范措施到位、监管责任到位),加快开工复工步伐,银西高铁供电工程等6项重大电网基建工程率先复工,26项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开复工,有力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恢复生产。三是多措并举,助推企业复工复产。积极贯彻国家阶段性降低用电成本政策,2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减免5%的电费,惠及大工业、一般工商业用户6.15万户,预计减少企业电费支出2360万元。落实灵活电价政策,疫情期间变更企业基本电费收取方式,减免基本电费金额44.7万元。落实疫情期间欠费不停电措施,对全市71.25万客户在疫情期间免收电费滞纳金。建立复工复产专属服务机制,采取“当日受理、次日办结”“先办业务、后补材料”等措施,提高办电服务效率。充分发挥电力大数据经济晴雨表、风向标作用,用企业复工电力指数精准、实时反映企业复工复产情况,为政府监测组织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支撑。四是党建引领,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格局。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头承担危难险重任务,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积极响应中央号召,组织党员自发捐款13.94万元,及时划拨党费、工会经费、团费30.36万元,全力支持疫情防控,慰问抗疫一线人员。发挥典型引领作用,生动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在大家的大力支持下,庆阳供电公司在行业媒体、网络媒体、新媒体及地方媒体累计发稿700余篇,以立体化、高密度、全媒体的传播态势,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五是成绩突出,赢得了地方党委政府的肯定赞扬。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关键时刻,我们讲政治、顾大局,克服严峻的经营压力,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和省电力公司支持疫情防控及供电服务保障、全力恢复建设助推企业复工复产、落实国家阶段性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方面共计30项举措,赢得了社会广泛点赞。卢市长先后调研华为大数据项目供电情况、陇东特高压直流工程换流站选址工作。贠书记深入宁县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施工现场调研指导工程复工复产,充分肯定公司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 (二)发挥行业优势,助力打赢全市脱贫攻坚战 庆阳供电公司始终把服务庆阳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聚焦电网建设与改造、光伏扶贫、定点帮扶三大领域精准发力,发挥行业优势,加大资源投入,积极担当作为,为助力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小康社会积极贡献了力量。贠书记对公司扶贫工作作出批示,充分肯定公司全力服务保障全市脱贫攻坚用电需求,有力保障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需求,为行业部门履职尽责、助力脱贫作出了表率。一是电网建设提档升级。“十三五”以来,累计投入农网改造资金17.72亿元,先后实施了无电地区电力建设、村村通动力电、井井通电、小城镇(中心村)改造和配合光伏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实现全市570个贫困村全部通动力电,有效推动了贫困地区电网的提档升级,切实改善了农村人口生产生活用电条件,“两率一户”(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和户均配变容量)指标达到国家脱贫标准。特别是投资2.57亿元,提前4个月完成环县、镇原2个深度贫困县电网建设任务,2019年累计完成567个合作社及养殖场、191项煤改电、117个易地扶贫搬迁点、11个光伏村级电站的通电任务,在攻克深度贫困堡垒上率先补齐了电网发展短板,为脱贫退出提供了坚强电力支撑和保障。今年,“党建+决胜‘十三五’百日攻坚”配农网工程总投资2.99亿元,占全省总投资的16.5%,位列全省第二,工程开工率100%,立杆25123根、立杆率86%,架设导线1021.41公里、架线率75%,安装配变508台。二是光伏扶贫成效显著。充分发挥电网企业技术和专业优势,以光伏扶贫项目接网为重点,主动对接需求、精简手续、畅通绿色通道,实现电站同步并网、电量全额消纳、收益及时支付,有力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先后完成庆阳市4个批次国家光伏扶贫指标配套电网建设任务,按期并网率完成100%,并网容量4.58万千瓦,并网光伏电站54座,惠及贫困户10203户。及时落实光伏电价政策,累计支付分布式光伏用户电费1194.29万元,支付补助资金274.91万元。三是定点帮扶扎实有效。公司系统派驻帮扶干部20人,其中第一书记、队长4人。公司承担的13个帮扶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退出率100%,带动632户、2464人脱贫,剩余11户、43人将在今年脱贫。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捐赠资金160.8万元,在定点帮扶村建设了爱心超市、小电井等一批民生工程,培育了玉米、南瓜子、黄花菜、万寿菊、种牛、肉兔等一批特色种养殖产业,实施了乡村美德基金、教育扶贫基金、爱心电教室等一批教育扶贫项目。积极响应国家消费扶贫号召,完成消费扶贫110万元,有效拓宽了贫困村农产品销路。严格落实“两保户”免费用电惠民政策,累计减免电费2849万元。公司5家单位先后荣获行业及地方帮扶工作先进单位、先进集体,1人荣获庆阳市先进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6人荣获行业及地方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三)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绿色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