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特斯拉是国外品牌,环境的影响和领导的思维模式差异让特斯拉能够在作死的边缘来回试探,特斯拉高级辅助驾驶系统致死的事故虽然没有特斯拉自燃致死的事故多,但是对于国内车企品牌而言,只要一起就足够厂家喝西北风了。因此包袱小了,自然这方面就相对领先,国内的造车新势力也一样,没有亮点的新能源汽车是无法收割订单的,也只能背水一战。 而传统主机厂在智能驾驶方面有不错表现的,合资品牌比如北京现代,之前试驾的昂希诺EV三电系统不错,综合续航也很好,智能辅助驾驶在合资品牌中也算前列,是这个价位笔者推荐购买的纯电动车型,不过小型SUV的尺寸会让一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不过人家是合资,而且该车型海外版本销量也不错,技术很成熟,国产后还有相当的提升。另一家是长安品牌,笔者试驾过旗下几款燃油车型,搭载的L2级别辅助驾驶一次比一次好用,就是长安目前在新能源产品线发展较慢,期待2020年的进一步突破。其他品牌中规中矩,基本上都是拿博世软硬件进行匹配。因此这个价位区间消费者考虑的更多是车辆驾驶品质和智能驾驶的结合。 25万元以上的纯电动车型其实目前市面产品并不多,销量除了特斯拉3表现亮眼以外,其他品牌车型基本上销量一般,这个价位以上的纯电动消费者就算高端消费者了,不仅在车辆质感和智能驾驶有需求(特斯拉除外,做工太差,毫无质感),对于车辆性能也有了更高的标准。 百公里加速时间、赛道圈速和操控性能等是这个价位消费者在意的地方,也许自己不用,但是不能没有。其中的佼佼者比如比亚迪唐EV、特斯拉3、蔚来ES6等车型。在笔者看来,购买越贵的纯电动汽车本质上是非理性的选择,当然有钱任性也可以理解。 笔者有话说: 购买新能源汽车在目前还属于尝鲜范畴,难免会碰到别人不理解的眼光,但抛开纯电动汽车补给方面的缺点,目前传统燃油车是没有什么优势的,这也是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目前这么多消费者依旧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原因。 上面笔者分析了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纯电动汽车对于消费者产生的需求引导,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购买纯电动汽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旦购车不满意,后续升级费用在目前而言是很吃亏的。特别是北京的朋友,在购买新能源汽车上面没有其他地区那么多选择,笔者认为目前C端消费者其实还是主要以购买插电混动汽车和增程式电动车为主,“短途用电,长途用油”的出行方式才是目前最适合消费者的。 文/新能源情报分析网 粟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