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时局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福建沙县:小吃牵动大改革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1-18
摘要:福建沙县:小吃牵动大改革---“家里的林地不用再操心,我可以在外面专心经营小吃店。”福建沙县高桥镇上里村村民卢仁顺说,这是他近几年生活发生的最大变化。

  新华社福州11月17日电 题:福建沙县:小吃牵动大改革

  新华社记者于子茹、肇蕾、郭圻

  “家里的林地不用再操心,我可以在外面专心经营小吃店。”福建沙县高桥镇上里村村民卢仁顺说,这是他近几年生活发生的最大变化。

  近年来,沙县小吃名闻全国。越来越多沙县人外出经营小吃店,卢仁顺就是其中一员。尽管这给卢仁顺一家带来颇丰的经济收入,但烦恼随之而来——家里的3亩山林地,因无人看管导致抛荒。

  这也是沙县不少村民的忧心事。全县三分之二的劳动力在外经营沙县小吃,沙县大量田地抛荒、林地失管,守着丰富的林木资源,却享受不到收益。

  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农村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如何让外出发展的村民无后顾之忧呢?继集体林权改革后,沙县近年来探索推行“四共一体”的林地改革新模式,即村集体同国有林场共享林地股权、共同经营村集体林场、共同开展资本化运作、共享林地收益。沙县县委书记杨兴忠介绍,这项改革对村里已有的林木进行评估定价,国有林场按估价占股51%,村占股49%。国有林场投入生产资金对所有山场进行全程管理。

  在沙县高桥镇上里村,正是这一新模式,激活了山林资源。

  “按过去由林业小组出资种植杉木,培育30年,至少需花费37万元。林业小组有352人,人均出资1000元左右。”沙县高桥镇上里村村党支部书记卢仁铨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采用混合经营模式,不仅造林费用有人分担,还能让林地得到专业的管护,30年培育期里,林农在不入股的情况下,每亩就可以“躺赚”1700多元。

  “现在家里的林地交给林场管理,全程都不用操心。”卢仁顺说,林场还给林农兜底,确保亩出材量达12立方米以上,否则以现金补足。

  目前,沙县国有林场与6个乡镇林场、5个村集体和1个林业大户开展合作,经营面积达3.5万亩;省属沙县官庄国有林场与高桥镇上里村签订合作经营协议,合作面积280亩。仅2014到2017年,林农涉林收入就从865元提高到1556元。

  让当地百姓获得感满满的,不光是“林改”。近年来,沙县以问题为导向,实施涉及“金木水火土”多领域的一系列改革——“金”即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木”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水”即综合治水改革,“火”即沙县小吃转型升级,“土”即农村土地改革。

  今年10月,沙县成为福建省县域集成改革的试点,当地把“金木水火土”改革系统集成,把有节点效应的改革举措串联起来,进行特色化、差异化探索实践,以提高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杨兴忠表示,沙县政府将以实现沙县小吃产业升级为抓手,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机制活、产业优、生态美”的基层改革,探索一条城乡社会治理的新路。

+1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