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时局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2020福建公务员面试热点:教师“惩戒权”丧失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8-06
摘要:教育领域发生一些事件很容易成为舆论关注焦点。然而,人们往往关注教育界“发生了什么”,却甚少去注意教育界“没有发生什么”。许多教师和有识之士却心知肚明:

教育领域发生一些事件很容易成为舆论关注焦点。然而,人们往往关注教育界“发生了什么”,却甚少去注意教育界“没有发生什么”。

许多教师和有识之士却心知肚明:近年来,面对学生的违规行为,教师敢于严厉批评、适度惩戒的越来越少了。教师惩戒权,作为教育者曾经天赋的权利,正在悄然流失。人们对此浑然不觉,却不得不承受其后果:面对违规学生,教师不敢管、不能管、不想管。惩戒权的丧失,导致师生关系扭曲,校园欺凌得不到有效制止,学生打老师现象时有发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些名言曾让无数教师引以为豪。但时代仿佛变了。当讲台上戒尺不在、手中教鞭不在,当教育行政部门再三告诫——慎重慎重,当自己一次一次忍住——“算了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失去惩戒权的教师们感叹:面对学生,我们只授知识不教做人了。

不严管也就意味着无厚爱。失去教育惩戒权,伤害的仅仅是教师吗?

(《半月谈》2019年7月9日 李美娟 王阳 陈席元)

【命题预测】

近年来,面对学生的违规行为,教师敢于严厉批评、适度惩戒的越来越少了。教师惩戒权,作为教育者曾经天赋的权利,正在悄然流失。部分学生上课吃瓜子,扰乱课堂纪律,更有甚者顶撞老师,跟老师掀桌子,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荡然无存,而面对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多的老师感叹:“面对学生,我们只能传授知识不教做人了”。对此,你怎么看?

【中公热点解析】

教师本是无比崇高且令人敬仰的职业,而近年来我们总是可以看到很多令人寒心的事件发生,南昌一老师罚站未完成作业的学生被教育局、学校以及家长施压当着全班的面向学生道歉;河南毕业近20年的学生路遇初中老师不是心怀感恩而是拳脚相加。我们越来越多的老师在教导学生的时候也变得“不敢管、不能管、不想管”。

这样的社会现象不单单是损害着教师这一职业的尊严,更伤害着教师传道受业解惑与塑造学生人格的积极性。而对于学生本身也是百害无一利,首先,教师对于学生的过错不问不管,不能及时教育学生,学生的过错会得到纵容从而滋生更大的过错。其次,学生自身的规矩意识缺乏得不到及时的教育,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未来给学生当头一击的将不是老师,而是社会。与此同时,教师无法有效的对学生的违规行为进行教育,也将无法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会有更多学生的学习环境被干扰。

会出现这样本末倒置的教育乱象家长、学校、社会都有不可或缺的责任。在家长方面,部分学生家长把孩子看的过重,纵使孩子本身有错,也舍不得让孩子受一点委屈,严重缺乏正确的引导。在学校方面,在面对师生纠纷时,往往选择惩罚老师的方式来息事宁人,缺乏对老师正常惩戒权的维护,与此同时也缺乏与家长的交流沟通,未能事先与家长达成关于惩戒学生的共识。在社会方面,一些教师缺乏师风师德的案例被社会舆论片面放大,严重影响了教师群体的权威感,很容易让人们形成对教师群体的负面形象,因而也让学校与老师在面对师生纠纷时处于劣势地位。

尊师重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人民教师能够有底气的再次执起教鞭,我们义不容辞。首先我们需要家校联合,达成共识,学校要对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进行引导,宣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方式,家长要支持与理解学校和老师对学生错误行为的惩戒。其次学校培训老师使用符合心理学、教育学规律的惩戒方法,对于老师合理惩戒所产生的师生纠纷,更多的理解与维护老师的相关权益。最后各媒体应当不仅对缺乏职业道德的教师进行报道,也应当对于爱岗敬业的教师进行报道,让人们理解教师对学生严管既是厚爱,在社会上逐步形成尊师重道的价值取向。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