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人近期千万别去采挖!这片海滩的花蛤采挖还有可能破坏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文昌鱼的栖息地。 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厦门黄厝海滩!此外,专家提醒野生花蛤还可能含有害毒素! 近日不少福建人都纷纷前往这片“圣地”海滩挖花蛤。 每年这时候就会引来上千“赶海”的小伙伴,捡花蛤、挖鳗鱼、捞小鱼、抓小虾……现场实在太壮观! 值得注意的是!适当的捡挖花蛤不乏乐趣也不会对海洋环境造成太大影响。但是大面积破坏性地的采挖,将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黄厝海域处于厦门文昌鱼保护区内,是文昌鱼天然的栖息地。退潮后,这些栖息地滩涂就会裸露出来一旦破坏性地采挖,将直接威胁文昌鱼的生存! 黄厝海域处于国家级文昌鱼保护区内 近期厦门市海洋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已经出手!整治违规挖花蛤行为! 厦门市海洋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整治黄厝沙滩挖花蛤行为保护文昌鱼栖息地。 近日正值天文大潮,傍晚低潮时,黄厝文昌鱼自然保护区平日被海水覆盖的沙滩裸露,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进入这片区域游玩、挖花蛤。而这些低潮时裸露出来的沙滩,正是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文昌鱼的栖息地。 据了解,文昌鱼是珍稀的海洋野生头索动物,属国家二类重点保护动物,因最早在厦门市同安县文昌阁附近发现而得名。位于黄厝的文昌鱼自然保护区,是目前不多的文昌鱼栖息地之一。 为了保护文昌鱼的生存环境,厦门市海洋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开展了整治保护区内违规挖花蛤行为的行动。 “我也是第一次来,原来这里不能挖花蛤啊。”在执法人员的教育下,一位带着挖花蛤工具的市民表示惭愧,以后不会再来这里挖花蛤了。 与前几日低潮时沙滩上出现较多人群同挖花蛤的场景不同,因为大部分人群已提前被劝退,昨日傍晚低潮时,现场只有零星的人员还在挖花蛤,他们很快也都被劝离。 现场的执法人员介绍,黄厝的文昌鱼自然保护区的沙滩范围,从黄厝到会展中心附近,绵延4公里左右,每年的5月—7月,正是文昌鱼繁殖的季节,市民、游客请不要在退潮时进入文昌鱼栖息地进行类似挖花蛤这样的破坏行为。此外,群众从自身的安全考虑,也尽量不要进入退潮区域。黄厝及周边的沙滩因为地势较为平坦,退潮时裸露的区域纵深常常达数百米,而潮水来去很快,埋头挖花蛤容易被困海中间的临时沙洲,造成险情。 据了解,此次针对保护区内违规挖花蛤的整治行动,市海洋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还将持续开展。 在海边挖的花蛤真的可以吃吗? 紧急注意! 野生花蛤可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一旦中毒可能导致死亡! 专家表示,在花蛤喜欢食用的各种藻类中,有不少是有毒藻类。尤其在赤潮爆发时期,部分藻类还会携带麻痹性贝类毒素。 花蛤一旦进食这些有毒海藻后,体内的毒素会不断积蓄。麻痹性贝类毒素不会因高温煮沸而消除,人们进食后将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中毒情况,轻者会出现口唇麻木和刺痛、四肢肌肉麻痹等症状,重者甚至会导致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因此,市民在赤潮暴发高峰期应尽量减少捡挖和食用野生花蛤等贝类。如果误食后出现疑似中毒症状应尽快就医! 最后提醒!除了花蛤在海边采挖其他贝类食物也要注意!如果发现海域的水色异常很可能发生赤潮就应当不食用贝类避免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