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的石门澳产业园里,永荣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链CPL二期项目正推进建设。该项目今年6月落户,由‘集团与山东炼化能源集团合作投资,总投资396亿元(人民币,下同)。 此前,今年3月,永荣控股集团旗下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蝉联中国锦纶民用长丝产量冠军;5月,永荣锦江锦纶丝线销量创下新高,总投资6.8亿元的年产7万吨绿色差别化锦纶纤维项目如期开工;上游永荣科技公司“生产不停歇、出口不间断”,一季度己内酰胺总产量达5.6万吨左右,实现开门红。 “自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行业总体销量呈下滑趋势的大背景下,公司截至目前都处于满负荷运行,呈现良好态势。”永荣控股集团常务副总裁陈飞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主要得益于一体化产业链的优势。 今年1月下旬以来,封城、隔离、延长假期等应对疫情的举措,给石化产业链带来了影响。疫情期间,交通管制使得产品大量库存积压,产销难以有效衔接,市场低迷销售困难,产品价格持续下滑。 “我们打造了完整的产业链,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产自销。我们的己内酰胺生产完成后,马上供给下一环作为聚合生产的原料。”陈飞说。 以石化尼龙新材料为主业的永荣控股集团,已打通“芳烯—己内酰胺—聚合—尼龙纺丝”一体化全产业链,向产业链上游不断延伸发展。 陈飞告诉记者,上游原材料采用管道运输,畅通了企业的“运行生命线”,不受疫情期间交通管制的影响,而且大大降低物流费用;协同效应之下,企业整体抗风险的能力提高,产品价格规避了市场大起大落的波动。 陈飞认为,对企业而言,打造一体化产业链可以全面降低成本,提高市场抗风险能力;对一个地区而言,完整的产业链会吸引更多垂直和协作关系的企业集群,发挥聚合效应。 面对疫情的冲击,石化产业如何打造自主、可控、良性循环的产业链?陈飞认为,创新驱动是第一要务。 永荣控股集团投入巨资建立科创中心,现有研发人员180余人,已申请专利400多项。其历时五年研发的“绿色高效水合法环己酮耦合工艺”,填补了国内外该领域的空白,也解决了环己酮装置原料利用率低这一世界性难题。 其次,在陈飞看来,顺应市场是必然要求。 目前,福建石化产业总体上产品品种比较少,烯烃、芳烃产业链条少而短,传统大宗产品居多,深加工高附加值品种少,以烯烃、芳烃为基础原料向下游发展的高技术含量高端产品十分缺乏。
1/2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