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通畅有序,环境整洁亮丽,绿化错落有致,小区静谧宜居,市民谦和礼让……如今,流连在美丽的莆阳大地,很多人都倍感温馨舒适。 3年前,福建省莆田市成功摘得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通过创城,莆田这座古府新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从外到内都渗透着文明的气息。今年是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总评大考”之年。眼下,莆田正举全市之力、聚全民之智、合万众之心,补短板、解难题、治顽疾,冲刺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目标。 出门见绿,莆田城市容颜更精致。许武摄 莆田市委书记刘建洋指出,高标准蝉联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既是省委、省政府对莆田的殷切期望,也是全市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更是推动美丽莆田建设的应有之义。 美环境,让家园更宜居 7月19日上午,龙桥街道北磨福兴小区改造进入扫尾阶段,施工人员正忙着迁改通信管线入地。粉刷一新的楼体、停放整齐的车辆、新颖别致的路灯……舒适宜人的小区环境让人眼前一亮。“外墙翻新、下水道改造、车位整治等,大家关注的项目全都改造啦。”住户李清云说,小区改造后,居住品质明显提升,居民人人拍手叫好。 包括福兴小区在内,去年以来,莆田市对11个老旧小区实施了提升改造,让居民生活更舒心。今年,老旧小区改造继续列入全市为民办实事项目,拟改造5个老旧小区。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眼下,融社区养老、托幼托教、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生活服务等多类社区服务于一体的“党建+”邻里中心建设,正在莆田加速推进。 占地约2100平方米的荔城区镇海街道阔口社区“党建+”邻里中心,是全市首批17个试点之一。该中心按照莆田市提出的“1+6+X”模式规划建设,以党建为引领,涵盖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食有所安、居有所乐、事有所办等6大服务功能,努力为群众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莆田营造浓厚创城氛围 图片来源:福建日报莆田观察 上月中旬,位于市区东园路与北大路交叉路口的宋家香口袋公园建成对外开放。该口袋公园总面积约1600平方米,利用千年古荔宋家香周边闲置地块建设,以种植月季为主,因地制宜设置了4处小景观,并配建园路、步道、休闲座椅等,成为周边居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今年,莆田计划在全市范围内新建35个口袋公园。而此前,莆田市已建成超过110个口袋公园,这些公园由于选址灵活、精致实用等特点,备受市民青睐,成为城乡绿化体系中最接地气的部分。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莆田市将主城区约65平方公里的荔林地带列为“城市绿心”,并加以立法保护。作为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目前,莆田市绿化覆盖率达45.43%,主城区森林覆盖率达59.8%,空气质量连续多年居全国、全省前列。 近年来,莆田市全面铺开城市建设,建成区面积超过123平方公里。从粗放发展到精雕细琢,城市颜值越来越亮丽,呈现出不一样的气质。文明创建,让百姓得实惠,让城市更宜居。 精管理,让生活更舒适 城区南门片区居民小区云集,人口众多;商业繁华,店铺林立。以往,片区内的壶山路、后巷路等路段停车难、乱停车问题突出,经常发生拥堵。今年5月起,莆田市道路停车云视频收费系统在该片区率先启用,这一智慧停车模式,极大提高了片区内道路停车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了停车难问题。 目前,莆田市汽车保有量逼近40万辆,其中城区约占一半,还有数量众多的摩托车、电动车等,交通压力大。 莆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崔义承告诉记者,近年来,莆田交警部门大力发展智慧交通系统,综合运用监控视频、路面巡查、无人机航拍等,监管路口加塞、逆行、行人闯红灯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并建立“诚信交通”体制,提高交通参与者违法成本。如今,市民文明交通意识持续提升,各行其道、文明有序的城市交通环境初步形成。 近期,细心的市民会发现,莆田城区不少地方出现了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量身定制的垃圾分类投放屋(亭),不仅有分类垃圾桶,还配套设置垃圾分类宣传栏、洗手池、监控探头、排水设施等。 今年,莆田市计划建设191座垃圾分类屋(亭)。图片来源:福建日报莆田观察 莆田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郑金清介绍说,结合创城工作,今年起,莆田市在全市建成区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小区全面落实楼层撤桶,选定垃圾投放点。生活垃圾分类屋(亭)建设项目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市计划建设191座分类屋(亭)。同时,配齐收运车辆,形成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收运体系,预计年内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可达到100%。 在环境卫生方面,目前,莆田城区主次干道实行18小时清扫保洁,并安排机动保洁,对道路、交通隔离栏等进行全方位清洗;加大环卫机械化投入,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超过93.3%,快速路和主干路机械化作业率达到97%。此外,城区道路每日还安排洒水、雾炮喷淋等,有效保障城市环境干净整洁。 同时,莆田市还结合创城工作,围绕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要求,从点滴处入手、由细微处着眼,开展“家园清洁行动”,清理城区河道,加强重点区域日常监管,对乱搭乱建、占道经营、城市“牛皮廯”等问题开展集中整治,提升市容市貌,改善城市形象。 强素质,让城市更有温度 6月30日傍晚6点多,市区文献西路田尾路段,一辆电动车遭遇小车追尾,电动车上两人倒地受伤。刚好骑车经过这里的莆田铁通公司员工陈建伟第一时间报警,并用身体挡在伤者面前,指挥车辆绕行。不久,退休老人陈青海也将自己的自行车挡在路中,防止伤者被二次碾压。这暖心的一幕,刚好被“天眼”拍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