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时局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起源于福建泉州,霹雳布袋戏前世今生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7-11
摘要:北青新闻,娱乐,社会,体育,财经,生活等全领域内容

17世纪手掌中的戏曲:霹雳布袋戏的起源

17世纪福建泉州的民间流行着一种用木刻人头,以人手作为偶的躯干跟四肢进行演绎,并以布料作为偶的衣着进行表演的戏曲。每当迎神庙会的场合,走街串巷的操偶工人都会将肩担上的戏箱与舞台放下,在乡亲们期待的目光中搭好简易木架舞台,然后躲在布帏下,用灵巧的十指和惟妙惟肖的口白表演一出又一出戏曲。“一语道出千古事,十指搬弄百万兵”这便是最早期的傀儡戏。因演出的戏偶偶身极像“用布料所做的袋子“因此也就有了布袋戏之通称。

辗转300年间,布袋戏从福建泉州漳州、广州潮汕等地流传到台湾等地区,逐渐发展出不同的派系。其中最出名的便是红遍两岸三地,流行30多年出品3000多剧集的霹雳布袋戏。从落地生根到枝茂繁荣,霹雳布袋戏又经历了怎样的一个发展过程,让我们一起走进黄氏布袋戏家族。

流行变革繁荣分家:霹雳布袋戏的曲折发展

时间来到1915年,那一年,后来称为“通天教主”的黄海岱进入父亲的“锦春园”布袋戏团学习,不久便掌握了布袋戏所有的技巧并将“锦春园”继承下来,并于1930 年,将“锦春园”正式更名为“五洲园”,在黄海岱的带领下,黄氏布袋戏剧团也逐渐壮大起来。

1951年,黄氏布袋戏的第二代传人黄俊雄先生组建真五洲掌中剧团,在长期的布袋表演过程中,黄俊雄先生敏锐的发现掌中木偶无法让远处的观众清楚欣赏到木偶身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黄俊雄先生将木偶尺寸改革加大,这是布袋戏的第一次变革。

不曾想,19年后,黄氏布袋戏迎来了更大的变革。20世纪70年代电视逐渐流行,黄俊雄先生觉察到这一新的通讯工具将带来的革命性,便以父亲改编的《忠孝节义传》为蓝本,将当时盛行的武侠元素融入戏曲中创作了《云州大儒侠》,并将其搬上电视屏幕。一时,温文儒雅、饱读诗书的儒家君子——史艳文,被人们所津津乐道。1975年,《云州大儒侠》更是创下史无前例的97%收视率,布袋戏的影响力空前。20世纪50年底-70年代,布袋戏用声音道具等奇关变景来吸引观众,这个时期的布袋戏表演形式被称之为“金光戏“。

(《云州大儒侠》表演情景-图片来自网络)

时间来到1984年,黄氏布袋戏的第三代传人黄强华和黄文择推陈出新,围绕《云州大儒侠》中的主流人物创造出新的剧情,也就是《霹雳城》,并将其制作成录像带出售。这是霹雳布袋戏的前身,但真正霹雳宇宙的开启,要从1988年说起,那一年《霹雳金光》横空出世,布袋戏武侠江湖里出现了一个崭新的主角人物素还真,并在此后长达18年里,素还真始终蝉联最受欢迎男主角榜首。《霹雳金光》的诞生也标志着霹雳布袋戏这一独立戏曲派别的产生。

(霹雳布袋戏海报-图片来自网络)

1900年以后,黄氏布袋戏家族之间发生了一次激烈的争论,家族之间对霹雳布袋戏的发展方向和理念产生了重大分歧。此后,黄俊雄延续云州大儒侠系列,继续发展金光布袋戏;黄文择继续经营的霹雳系列,延续素还真等主线人物的故事;黄文择的双胞胎兄弟黄文耀则创立了天宇布袋戏系列,以红云骄子两卷书为主角,大多讲述天界的故事。自此黄氏布袋戏一分为三。

(霹雳布袋戏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从家祖黄海岱的苦心经营到黄俊雄的变革,大起又大落,再到霹雳布袋戏的诞生,以至后面的分家等事,纵观霹雳布袋戏的发展过程,可谓历经曲折。但在传统戏曲逐渐走向没落的大环境下,霹雳布袋戏却仍凭借一份热爱之心走出雾霾、走到今天,30年来历久不衰。究其原因,是霹雳布袋戏一直在用更为开放的态度面对新元素新文化,不仅通过系列“出圈”行为将布袋戏进一步推向大众,甚至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一个参考模板。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