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热情似火的仲夏时节的到来,福建三明工业领域的好消息也不断传来。据了解,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基本消除后,位于福建省三明市的建新轮胎(福建)有限公司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各国,1-5月全钢轮胎产量实现比增22%、出口额比增33%,成绩喜人。该企业负责人兴奋地说:“企业的良好经营态势离不开三明市出台和落实的各项惠企政策,通过电力直接交易,每度电可节约用电成本约0.025元,一年就可降低用电成本175万元。” 为推动“诚信三明”建设,助力“满意在三明”品牌创建,营造疫情下政府与企业共克时艰的良好发展氛围,今年以来,三明市工信局党委围绕“倾情服务·工信先行”党建品牌,深化开展“亮灯行动”创建“模范机关”活动,优化政策环境、简化行政审批、开通“云服务”、持续做好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等工作,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渡过特殊时期特殊困难,取得显著成绩。据三明市工信局负责人介绍,目前三明市规上工业企业已全部复工,产值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1-4月工业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用电量增幅均居福建省前列,工业发展质量持续提升,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企业家对“满意在三明”品牌认可度进一步提升,“文明三明”“工业三明”文章进一步做实。 亮灯亮服务,惠企再升级,激发“土沃花艳”关联效应 为优化企业家发展环境,深化“助企行动·工信先行”活动,最大限度帮助企业渡过疫情之后“生死劫”、抢回因疫情造成的损失,三明市工信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联合发改、财政、科技、金融等部门,聚焦政策帮扶,共同为企业发展注入“政策活水”,相继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12条”措施、“六稳”工作30条措施、应对疫情推进工业平稳健康发展工作方案,并深度融合“一企一策”“访企业、解难题、促‘六稳’”专项行动成效,制作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政策汇编》《惠企政策汇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税收优惠政策指引》等,通过局机关支部与企业支部“结对子”、干部送政策进企业、“三明政企互动服务平台”微信群、“工业基地 活力新城”微信公众号等方式,确保政策实现“两个一百”(即企业知晓率100%、符合帮扶条件企业受惠率100%),最大限度发挥政策叠加效应。据统计,今年三明市通过降本减负已帮助企业降低生产要素成本和税收成本约12亿元、减幅为去年同期2.5倍,签订“一企一策”的99家企业累计获得政府性奖励1.68亿元以上,“访企业、解难题、促六稳”专项行动累计解决企业发展难题问题1104个、正在解决问题140个(其中涉及疫情防控类的447个问题已全部解决),企业家发展信心进一步提振、获得感进一步增强,政策服务好、企业发展快的“土沃花更俏,桐茂凤自来”关联效应进一步释放。 窗口云受理,便企再优化,开启疫情“云审批”模式 为深化“满意在窗口”竞赛活动,推进新时代“满意在三明”品牌创建,三明市工信局结合疫情下工作实际,及时调整市、县工信领域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通用目录,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统一整合为“受理、审查、决定”3个环节,实行“一审一核”两环节制和当场办结制,审批和服务事项的承诺时限压缩在法定时限的80%以上,为福建省最短。依托在线审批监管云平台,通过“e三明”、闽政通、微信等信息手段,采取容缺办理、微信拍先办等方式,推行网上办、掌上办、预约办、邮寄办、智能办等“五办”工作法,一个线下窗口向多个线上渠道延伸,实现窗口“面对面”服务转为云端“键对键”服务,形成“1+N云审批”工作模式,全面打通新冠肺炎疫情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所有审批件日结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有效确保疫情防控和项目审批两手抓、两不误。 清欠强推进,助企再续力,做优“满意在三明”品牌 为强化“诚信三明”建设,三明市工信局全力履行好清欠工作主办职责,继续发挥清欠领导小组作用,将清欠工作列为全市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之一,督促指导各相关单位逐笔制定还款方案、明确欠款清偿的时间、还款措施和资金来源,对重点项目进行挂牌督办,确保如期完成清欠工作。据了解,三明市无分歧欠款2019年底已全部清零、受到国务院督导组充分肯定,分歧欠款今年一季度偿还比例达90.57%、进度居福建首位。同时,为引导市场主体开展信用承诺,促进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自4月起,三明市工信局将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纳入信用承诺清单范围,进一步推动形成市场主体、行业、社会、政府共治共管的格局,助力构建工业领域诚信体系,打响“满意在三明”品牌。(邓文龙 通讯员 陈加辉 叶皓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