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一家一户小农办不了、办不好或者办了不划算的农业生产环节,我省大力推广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省农业农村厅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负责人陈卫峰说,针对疫情导致的用工难用工贵,福建在30个重点产粮县支持开展面向小农户的生产托管服务,对符合条件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户给予补助。 漳州岱山国家粮食储备库里,工作人员正在粮仓内取样检测。本报记者 白志强 摄 打通堵点 好产品要卖好价钱 近日,诏安县委宣传部部长曾小玲走进网络直播间,在线“安利”青梅等诏安好物,引发“买买买”热潮。直播当晚,全网观看量累计500万人次,“顶流”产品青梅鲜果收获近2万个订单,销量超5万公斤。 在泉州线上产业直播节安溪直播专场的活动现场,安溪县代县长吴毓舟以“带货官”身份,力推安溪铁观音和藤铁工艺品,两个小时引流近180万人次。 云霄县副县长李娟,则通过电商直播,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销售遇阻的枇杷找到新出路…… 眼下,直播带货,已成助农新风尚。 “农产品产得出,更要卖得出,并且卖出好价钱。”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说。当前,部分农产品滞销卖难对产业链影响仍在持续,造成部分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无法达产满产,“必须想方设法尽快打通堵点痛点,着力破解农产品‘卖难’问题”。 为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福建持续开展“福”字号优质绿色农产品宣传推介活动,充分发挥产销联盟等作用,组织生产经营主体与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建立稳定产销协作关系,加强与知名电商合作,鼓励他们到主产区设立营销基地,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开设网店、微店,拓展线上销售。 疏通农产品销售“中梗阻”,离不开冷链物流体系等基础建设。“我们支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配套建设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引导他们对滞销果蔬、禽蛋开展冷藏代储,鼓励冷链加工流通企业对滞销活禽进行屠宰收储,对鲜菇进行收储或烘干,充分发挥‘蓄水池’作用,延长农产品销售周期。”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说。(记者 张辉 吴毓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