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部门管理职能“沉下去”,资源要素“聚起来”,市场需求“浮出来”,技术成果“用起来”,转型升级“快起来”,方能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疫情期间,福建大力强化知识产权专业服务,发挥专业优势,引领企业和科研院所提升创新竞争力,引导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提供更优质便利的知识产权服务。 “知创中国”知识产权综合运营公共平台(下称“知创中国”平台)和“知创福建”福建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下称“知创福建”平台)是福建省构建知识产权治理新模式的“试验田”。线上线下两大平台一头联接需求端,一头联接供给端,将创新主体、普通公众、政府管理部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有机联结,形成政务信息服务、企业信息服务、专利交易、知识产权金融、知识产权保护响应等一体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制。疫情期间,“知创中国”平台与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合作,面向全社会免费开发抗击新冠病毒肺炎专利情报专题数据库,为防疫物资生产研发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支持。该数据库收录了来自全球范围内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相关专利,囊括了诊断与检测、抗病毒药物、医用呼吸防护、环境消毒与废弃物处理等领域。所有收录的专利数据都经过人工精心检索与筛选,为加强对冠状病毒的分析研判,更有针对性地为控制疫情传播、研制确诊试剂、加快临床药物筛选和提高科学防控提供专业支撑。 近年来,福建坚持“以质为先”原则,激活知识产权高水平创造,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创新路径指引。截至2019年底,全省拥有有效发明专利4.3791万件,同比增长13.68%;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1.11件,同比增长12.81%。这些海量的专利信息,需要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方能最大化发挥价值。为帮助企业和科研院所“掘金”专利数据,溯源产业链高端,福建省知识产权局依托省知识产权发展保护中心和“知创中国”平台,推出与疫情相关的专利信息应用免费技术咨询服务,为专业人员分析研判新冠病毒,有针对性地开展确诊试剂研制、加快临床药物筛选等提供专利信息支撑,同时提供知识产权政策指导、知识产权服务和产业化需求对接、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等服务,有效提升研发和产业化效果。 疫情期间,“知创中国”和“知创福建”平台还通过线上积极推送知识产权相关惠企政策、业务办理流程,并提供在线受理咨询专利、商标和地理标志申请、贯标和数据库等各项服务,惠及320多家企业、860余人次。“知创福建”平台根据知识产权行业、企业和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推出了一系列专利信息检索与分析、incoPat检索技能实训课程、新商标法下对“规制恶意注册”的适用案例解析、多品牌知识产权维护的策略等80多期“线上战略工作坊”及业务培训活动,吸引了3000多家企业、5000余人次参与。 “我们希望通过更优质的知识产权服务,努力把平台打造成为福建企业转型升级的推进器、创新要素的加工厂、创新研发的加速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突显知识产权作为和成效。”“知创福建”平台有关负责人表示。 聚焦“百姓富”:解决人民群众“心中事” 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离不开迎难而上的“逆行者”。这些“逆行者”中,不仅有为人民健康与病魔抗争的白衣战士,也有为人民脱贫致富、企业复工复产奋勇攻坚的知识产权工作者。 福建知识产权系统的闫宏宇正是这样一位“逆行者”。疫情期间,作为省直机关选派下基层促进春耕生产和脱贫攻坚支援队队员,他深入福建省永安市复工复产一线,发挥知识产权优势,为企业复工复产解难题。受疫情影响,永安市一些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面临资金短缺的困难。他多次主动上门,指导相关企业运用专利权质押方式增信增贷:帮助福建圣恒食品有限公司与邮政储蓄银行永安支行对接,获得120万元专利质押贷款;为福建海工车桥制造有限公司与中国银行永安支行牵线搭桥,企业拟获得800万元专利质押额度。调研中,他还发现,永安市一些专利密集型行业的企业专利信息利用能力有限,需要有针对性的专利数据信息服务。他协调“知创中国”平台,为永安市科宏生物、永安轴承、翔丰华新等10家企业量身定制了特色专题专利数据库。 在福建知识产权系统,这样的默默奉献者还有很多。疫情期间,福建省知识产权局工作人员坚持驻扎“知创中国”“知创福建”线上线下双平台,积极谋划创新远程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模式,指导企业降低知识产权融资成本、维权成本和经营成本,确保企业在第一时间实打实享受到知识产权系列政策利好。福建省知识产权局加大金融助企纾困力度,靠前指导、主动作为,开展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调查,引导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专项金融产品和便捷通道,建立有关企业库及其投融资项目数据库,通过贴息、保费补贴、购买中介服务等多种形式,对疫情防控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提供重点支持。 截至目前,福建省专利权、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金额累计达236.43亿元,近1600家企业受益。“我们将进一步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把战斗堡垒筑在抗‘疫’最前沿,着力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头等大事’和‘关键小事’,助力地方产业优化升级、经济提质增效。”福建省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聚焦“生态美”:维护营商环境“高颜值” 稳市场就是定民心。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福建已进入有序复工复产的“复苏阶段”。如何维护并提升知识产权治理良好生态环境,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是摆在知识产权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福建省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疫情防控工作期间,该省知识产权系统大力加强疫情防控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有效净化了防疫用品市场,营造了良好的消费环境。各地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围绕医药商店、大型商超、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聚焦口罩、消毒液、防护服、测温仪等抗疫防护重点用品,组织专项检查,加强专利、商标侵权假冒在线识别和实时监测,从严从重从快打击商标侵权、假冒专利等知识产权违法行为,严肃查办疫情防控期间发生的侵犯知识产权、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重大和典型案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