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的时候,习近平同志已经到省里当省委副书记了,我那一年任福州市副市长,主管科教文卫工作。福州当时科技发展水平比较落后。作为分管科技的副市长,对福州在科技方面如何发展很焦急。我当时是全国人大代表,到北京开会的时候,就找到我的同乡、一位著名学者请教。我对他说,我现在当副市长,最苦恼的就是科技发展问题,你能不能给我一些指点?他说,你赶快去申报软件园,国家目前只批10个,现在已经批到第7个了。将来我们国家社会的发展都要靠科技来推动,而软件产业的发展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我回福州以后赶快查资料,又组织科委和政府办公厅一起研究,确定福州必须走这条路,大力推动这项工作。之后我们打了一个报告送到市长办公会,又送到市委办公会。市委常委会上,大家讨论的时候就有些人表示不支持:福州在没有科技产业的条件下发展软件业,这简直是想一口吃个胖子,一步登天。 我当然不信这个邪。习书记说过,考虑好了的事情就要决定,就要坚持做好,不要半途而废。幸运的是,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我市要争取这个软件园项目。”那段时间,我长期跑科技部,竭尽全力要把这件事情落实下来。但是,我还是想得太简单了,虽然每月跑两三趟科技部,但我在北京两眼一抹黑,既不认识科技部的领导,也没有熟人,进退两难,心里别提多难过了。我自己的成败与否倒是小事,但该做的事情做不好,辜负了政府对我的信任,辜负了民主党派对我的推荐,我又如何交代得下去呢? 有一天,我在福州市政府正为申报软件园的事情发愁。习书记的秘书从省委来市政府找我了,他说:高副市长,你在跑科技部批软件园啊?我无奈地说,是啊,跑不下来,连办公室主任都不见我。习书记的秘书笑了笑说:你直接去科技部找部长吧,给你联系好了。我的心激动得“扑通扑通”的,当时眼泪都差点掉下来,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连连答应着:好的,好的,我马上去北京。 接下来,福州市申报软件园的事情就进展得很顺利了。记得在一次有关科技的会议上,习书记指出:“只要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只要看准了,就可以大胆去试验。”以后这句话就成为我的“尚方宝剑”,再有消极退缩的论调,我就拿出这句话来说服自己,也说服对方。 习书记鼓励我们大胆干、勇敢闯,让我们做事要往大处想、高处想,他到省里工作之后仍然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的工作。软件园建成之后,为了提高软件技术人员的水平,福州市在软件园内设了一个研究生班。在省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在清华、北大工作的福州老乡的帮助,请了这两所高校的博士生导师定期来福州上课。同时,省政府也十分支持福州市在琅岐岛开展“清华北大筏艇赛”,为了给软件园吸引人才、扩大影响,我们租了2辆汽车,把这些科技人才从琅岐岛拉到软件园去参观,希望他们毕业后能来福州工作。在省、市的支持下,两校筏艇赛举办了四届,省里还拨了经费支持我们。那几年,习书记在省里多次接见清华、北大等高校来福州的领导和专家学者,感谢他们对福建人才培养及科技发展的支持。 还有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情。当时习书记接见清华领导时,我也在场,我听到习书记跟清华的领导“商借”一位人才来福州大学担任校长。后来,这件事情办成了,清华大学的教务长吴敏生到福州大学来担任了多年的校长。 采访组:习近平同志任福州市委书记的时候,兼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您当时在福州市人大常委会任副主任,和他在一套班子里工作。请您介绍一下习近平同志对人大工作的创新及具体举措。 高翔:习书记始终很重视人大工作。在他当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之前,人大其实并没有完全发挥其重要作用,当时民间有句话讽刺说:“市委定调,政府干活;人大举手,政协聚餐。”虽然有点儿偏颇,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些实际情况。 习书记主持福州市工作期间,兼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他把人大的工作提到很高的位置,1994年,他在人大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发挥人大在福州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习书记在市委会上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决定》,进一步凸显了人大工作的重要性。 习书记非常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比如,对福州“三坊七巷”的保护,他亲自与文物局局长曾意丹去现场调研并指示:“要把全市的文物保护、修复、利用搞好,不仅不能让它们受到破坏,而且还要让它更加增辉添彩,传给后代。”不久,在他的领导下,福州市人大在全国率先出台《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为全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习书记主持人大工作以后,所有立法工作都要通过法制创新课题调查研究之后才能提出来,习书记要求定期研究人大的工作制度,加强法律监督管理。从此以后,人大真正成为稳定福州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 采访组:您任福州市副市长期间,习近平同志在文化工作方面都给了您哪些具体支持? 高翔:我任福州市副市长的时候,分管文化工作,文艺演出是文化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我调查了福州市的闽剧团,发现团里的演员老化严重,都演不动了。我一看,这样下去是难以为继的,闽剧没有后来人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如何保留下去,如何留给后人呢?后来,在习书记的支持下,福州市把闽剧学校从省艺术学校“分离”出来,由市里独立办一所闽剧学校,让年轻人学习这门传统艺术,让闽剧后继有人。现在这个戏校还在办,这门艺术不仅得到传承,而且得到丰富发展。 当时,福州市歌舞剧院,主要招收了一些民间演员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办演出,专业性不够,效果也比较差。在习书记支持下,市里拨款在北京舞蹈学院专门办了一个“福州班”,送了12名11岁左右的小演员赴京学习舞蹈艺术。现在这些人都成了福州市艺术界的主力军。 采访组:习近平同志在福州期间,他和家人都生活简朴,待人真诚,和市民结下深厚友谊。您有没有这方面的小故事与我们分享? 高翔:习近平同志任福州市委书记的时候,一直住在市区一个狭窄的小巷子里。他住的那栋楼比较老旧,房间面积也小,远没达到他的级别应当达到的标准。市委后来有了条件更好的房子,习书记也没从这栋小楼搬走,一直住在这个小巷子里。那个地方是福州最普通的市民老百姓生活聚居的场所,很接“地气”。附近老百姓也都知道,市委书记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就住在自己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