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民生

旗下栏目: 股票 理财 民生 银行

加快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的新福建”举行发布会(组图)(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7-22
摘要:总之,我们将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继续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经贸合作的前沿平台、体制

  总之,我们将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继续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经贸合作的前沿平台、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域、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着力推进海丝核心区建设走深走实。谢谢你的提问。

  阿联酋中阿卫视记者:

  几百多年前,阿拉伯人踏上海上丝绸之路而来,在泉州落地生根。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开启,这些阿拉伯商人的后裔有机会把这些贸易做回去,请问目前福建省在“一带一路”倡议和阿拉伯国家有哪些方面的合作?谢谢。

  唐登杰:

  谢谢你的提问。正像你所说,福建与阿拉伯国家的交流合作、经贸往来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代就有许多阿拉伯人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到福建经商、置业、生活,有的还在福建安家落户。福建的泉州一带至今保留着相关的历史遗迹。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福建与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进一步深化合作带来了新机遇。我之前回答记者有关海丝核心区建设提问的时候已经介绍了有关情况,我这里再主要介绍一下福建和阿拉伯国家的交流合作情况,也是回应这位记者的问题。

  当前,我们正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借助“一带一路”东风,与阿拉伯国家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水平不断提高。比如,经贸合作方面,这些年发展得很快。福建与阿拉伯国家的贸易总额去年达到756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359亿元、进口397亿元。今年前五个月,贸易总额同比增长了16%,这与和阿拉伯国家紧密经贸投资往来是密不可分的。同时双方在人文交流方面也保持十分密切的关系,举办了一系列的重要活动,比如2014年在泉州举办了首届中国-阿拉伯城市论坛,通过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倡议书等,我们也利用各种资源、各种平台,进一步推动福建与阿拉伯国家在科技、文化、教育、卫生、旅游等领域的合作,这些合作项目都是非常成功的。我们将继续发挥海丝核心区的优势,进一步深化与阿拉伯国家的友好合作,推动互利共赢,实现共同发展。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请问,福建在推进创新创业创造“三创”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着力点在哪里?作为民营经济大省,福建将如何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谢谢。

  于伟国:

  “三创”是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重要要求,这和新发展理念一以贯之,也是对福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具体要求。在福建,包括创新在内的新发展理念,特别是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无论是党委、政府、企业乃至全社会,现在都形成了高度共识。我们的发展一定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为主要驱动力,改变过去那种拼资源、拼要素、拼环境的粗放式发展老路,走内涵集约发展道路。这是全社会的共识。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各级党委政府要做的是致力于营造一个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环境,努力把每个城市都打造成一个创新的大孵化器,这是党委政府的一个主要工作目标。在这里,创新的各种要素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集约、聚集,并通过市场得到最优的配置。创新中的难点、痛点、堵点,瓶颈问题,要通过党委政府及时打通,这是我们的责任。再就是培育创新主体,企业要成为创新的主体,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创新上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资源和力气,这样企业的创新力量增强了,全社会创新的实力就会大大提高了。

  福建目前正在做这样几件事儿:

  一是进一步完善产学研用贯通的体制机制。我们致力于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把产学研用贯通,把“任督二脉”打通。这里面非常重要的是政府要通过政策,通过有限但必要的资金“四两拨千斤”。并且以“用”为本,产学研最后都要落实到“用”上,不同的高校、不同的科研机构、不同的科研创新人才,都围绕在“用”的最终环节聚焦发力。凡是不利于使用、不利于人才的价值效益进一步体现和实现的,这些问题我们都要进行清除,这个方面我们要扮演“清道夫”的角色,大力消除体制机制障碍。

  二是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支持。这几年,福建省政府推出了研发投入奖励,企业在上年基础上当年新增的研发投入,根据新投入的增长比例,政府再给予不同比例的奖励,鼓励企业在研发上投入更多的力量。对研发投入进行绩效指标挂钩的分段加计,不仅要看投入多少,还要看研发投入产出的绩效如何,绩效好的再进一步支持、鼓励奖励。目前,全社会的创新潮正在兴起。我个人有个不太准确的感受,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的创业潮非常浓厚,现在创新潮就像当年创业潮一样,这个势头在福建非常明显,家家企业都在谈创新。要不要创新已经不是主要问题,关键是怎么创新。各个企业、各个高校,科研人员都在想我的创新发力点在哪里?突破点在哪里?关键是要找准关键点,这个点找准了,创新就会有新成效、新突破。当然,创新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委政府要不断地支持、培育、鼓励各类社会主体、企业、人才的创新。

  人才是第一资源,大家都在争人才。我们觉得人才关键还是要培育,关键还是在使用。如果一时争来了人才,没有他的用武之地,这个人才在你当地也不可能长久,甚至于少数人才慢慢也会不成其为人才了。所以,关键要给人才提供舞台。人才的价值,从福建来看第一位的不是待遇,而是使他的才能、才华得到充分施展,人生的价值、聪明才智能得到充分发挥。这是现阶段创新潮中,人才的主要价值取向。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都要适应人才的这种新追求、新进步。我们要出台更多富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让人才在八闽大地不断培育壮大、不断发挥他的价值和作用。

  福建是民营经济大省,有“3个7、1个8”,70%的GDP、70%的税收、70%的科技成果,80%的就业都是民营企业创造的,福建的民营企业是支撑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民营经济发展的成果充分证明,我们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家的发展,始终给予大力支持、充分鼓励,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