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来,《福建方案》部署开展的38项重点改革任务,均已经制定了专项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一些改革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其中有22项经验向全国推广,基本实现了“三年三步走,年年出成果”的要求。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福建工作时就提出了生态省建设战略,可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孕育之时,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理念就已经在福建广为传播,而且日益深入人心。这为我们开展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提供了非常坚实的思想基础、社会基础、群众基础。 我们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比如,创新上下游生态补偿制度。过去流域治理的一个大难题,就是人为的行政分割,现在我们打破行政分割,把全流域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下游受益地区要补偿上游,沿海地区要补偿山区。再比如,我们创造提出了绿色金融,其中一个产品是“福林贷”。“福林贷”是林业金融产品,主要是针对林农的林权分散、零星,抵押贷款难、权益变现周期长的痛点和瓶颈问题,通过村委会牵头成立林业合作社,把一家一户集体承包的林地,通过林业合作社把规模做大,再和金融机构提出贷款需求,同时政府成立相应的中介组织提供担保,这样林农也就更容易享受到了金融支持。我们突出重点攻坚,打好水、大气、土壤三大保卫战,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获得感。生态文明建设的获得感是最普惠的、最平等的,人人都能获得、人人都需要。 具体来讲,我们打好水、大气、土壤三大攻坚战,就是一手抓分子减量,也就是不断降低污染物排放;一手抓分母增量,也就是不断通过生态保护和修复来扩大环境容量,进一步整体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福建还大力推进污染第三方治理,实施生态环保工程投资工程包,这三年来,我们搞了几十个生态环保工程投资包,通过第三方综合治理来解决一些突出的环境污染治理“硬骨头”。福建建设了全国首个生态云平台,实现对全省的生态环境数据的实时全程监测和汇聚整合共享。 回答你提的这个问题,一方面我把我们做的工作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更重要的是提醒我们自己,生态建设永远没有句号。我们会继续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按照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进一步把福建生态文明建设得更好。谢谢。 新华社记者: 刚才您提到,福建正在努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前一段时间福建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的海峡论坛。请问,在两岸融合方面福建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有哪些安排和打算?谢谢。 于伟国: 福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今年1月2日在《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纪念会和3月10日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发挥福建的独特优势,积极先行先试,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这里我介绍三点: 一是做好“通”的文章,应通尽通。一个是“大四通”,就是经贸合作畅通、基础设施联通、能源资源互通、行业标准共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四通”要求。福建在经贸畅通方面,从1981年来大陆的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福建,到今天闽台贸易额累计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去年在福建新设的台资项目数和实际利用台资分别居大陆第一位、第二位。同时,进口台湾商品也远远超过出口。另一个是“小四通”,就是通水、通电、通气、通桥。去年8月,已经实现了在泉州的围头向台湾金门通水。通气、通电,正在进行进一步技术论证,进一步和金门马祖等地区的民众商量,听取意见、抓紧推进。通桥,应该说没有技术上、资金上的问题,比较有条件是厦门和金门之间的桥,民众意愿也很强烈。福建省一定会全力推进,希望早日能够通桥、通气、通电。通水还要进一步加大,希望福州和马祖之间能实现通水、通电、通气。福建多个沿海地区都可以进一步向台湾相对应的地区实现“四通”。 二是做好“惠”的文章,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像为大陆百姓服务那样造福台湾同胞。福建全面落实国家有关部委提出的31条惠台措施和福建省去年提出的66条实施意见。今年习近平总书记3月10日对福建提出要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之后,福建省委召开十届八次全会,进一步提出了42条惠台措施。“31+66+42”,我想还会有新的加法,不断地增加惠台新措施,让台湾同胞能够更多地享受到我们大陆发展带来的福利、便利。我们最近正在研究对在闽台胞参加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和福建居民享受同等待遇,福建居民怎么办社保、医保,台湾居民就怎么办,完全是一家人。 三是做好“情”的文章,深化心灵契合。福建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一届海峡论坛,累计吸引了十多万的台湾同胞参加,海峡论坛每年举办,通过这个论坛两岸民间交流交往非常热络、非常活跃,而且不断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这位记者的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广记者: 福建近些年脱贫攻坚方面进展如何?如何确保老区苏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都不能少?谢谢。 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长唐登杰。中国网 杨楠 摄 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长 唐登杰: 福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著名的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它的会址就在龙岩市。全省84个县中有70个老区县,其中原中央苏区县37个,在革命战争年代,老区苏区人民做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近期有些影视片,比如《绝命后卫师》等影视作品也都反映了当年这段历史。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刚才于书记的讲话中也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就率先率领当地人民开启了脱贫攻坚的征程,提出了“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弱鸟先飞”、“四下基层”和“坚持党的领导”等一系列重要扶贫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扶贫理念与实践的基础上,撰写了《摆脱贫困》一书,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总书记特别关心老区苏区发展,也特别牵挂我们福建老区苏区如期奔小康问题。他多次强调,“老区苏区的红土地孕育了革命,也孕育了革命老前辈,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忘记老区,就是忘本,忘记历史,就是背叛”。今年3月10日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会议审议时,再次强调老区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再次要求我们“要饮水思源,绝不能忘记老区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