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福州5月30日电(记者苏杰)记者近日随福建省委省政府工作检查组来到位于闽中山区的永春县,不觉眼前一亮:宽敞的迎宾大道犹如一条七彩飘带,整洁的街区充满欧陆风情,美丽的公园花红柳绿……整个县城就像一幅精美的山水画。这一切,都是永春县实施旧城改造的结果。 永春“洗脸”后不仅景观变美了,而且得到了百姓发自内心的赞许。 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实践中,福建省明确提出“民生优先”的发展理念,并从去年开始实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战役”,其中一项就是“民生工程战役”。此次记者随福建省委省政府工作检查组到福建各地,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感到各地党委政府舍得在民生上大投入,在为民办实事上挥出大手笔,让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龙岩市原为中央苏区,经济并不发达,财政实力也不强,但这个市坚持将新增财力向解决民生突出问题倾斜,补齐民生“短板”。据统计,“十一五”期间,龙岩市安排民生和各项公共事业支出241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66.3%。 该市采取“全市统筹、市县共担”的办法,实现了“新农保”全覆盖,60岁以上农村老人每人每月可领到55元以上的基础养老金,全市有30多万农村老人受惠。 该市还开展了“三农”综合保险试点,除开展政府全额出资的农村住房保险、“新农合”大病补充医疗保险、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和政府部分补贴的水稻保险、森林火灾保险等政策性险种外,又增加了11个供农民自主选择的险种,建立起一个涵盖农民财产、人身、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农村保险超市”。龙岩市委书记张健说:“我们就是要构建一个综合性的民生保障网,为老区人民造福。” 厦门市今年推出了30项惠民实事,包括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大幅度增加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入公办学校的学位、实现城乡居民医保标准一体化、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住房4万套、降低公交票价等。 厦门市翔安区近年来海域退养12万亩,区委区政府把农渔民的转产、就业、生活保障作为保障民生的重中之重来谋划。从去年开始,翔安区财政每年安排5000多万元为50周岁至60周岁的退耕退养农渔民每月发放保障性就业补贴。该区新店镇蔡厝社区的居民蔡江耀说:“我父母都是退养渔民,现在每人每月可享受200元的保障性就业补贴,减少了后顾之忧。” 在漳州市,记者参观了保障性住房项目惠民花园。惠民花园总投资5.33亿元,共有45幢3420套。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项目21幢1661套已于2009年7月竣工交付使用,二期工程正在施工中。记者看到,小区内自来水、供电、管道燃气、通信设施等配套完善,幼儿园、农贸市场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居民生活十分方便。(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