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民生

旗下栏目: 股票 理财 民生 银行

稳住经济基本盘 兜住民生底线(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4-20
摘要:“粮食生产坚持稳字当头。”李国祥分析,眼下,做好春耕备耕是关键。相关部门应引导农民紧盯关键农时,及时下地;加快农资企业复工复产,及时疏通交通、物流等堵点;做好技术指导,防范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各项工作

“粮食生产坚持稳字当头。”李国祥分析,眼下,做好春耕备耕是关键。相关部门应引导农民紧盯关键农时,及时下地;加快农资企业复工复产,及时疏通交通、物流等堵点;做好技术指导,防范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各项工作环环紧扣不放松,稳住春播粮食面积,才能为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从长远看,应该坚持三方面工作:稳政策,释放重农抓粮信号。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完善农业补贴政策,调整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农民基本收益。稳面积,坚持藏粮于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稳产量,加大新农艺、新服务模式推广力度,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依靠科技提高粮食单产。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认为,从近期看,要保障煤电油气等安全稳定供应,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认真研判疫情和国际能源市场变化对我国的影响,统筹协调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保持供需平衡。

长远看,真正解决能源安全问题,还是要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加强节能工作,降低单位能耗。加强国际合作,构建多元能源供应体系。

5、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保持稳定性和竞争力,促进协同复工复产达产

湖北是我国最重要的汽车整车与零部件生产基地。2月中旬,湖北省与工信部达成共识,复工优先选择汽车零部件,而抓手则是龙头企业带动。通过龙头企业拉动一级供应商,再向下延伸至二级、三级供应商。

“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促进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达产,是在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的前提下,维护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员刘兴国说,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上下游企业之间存在分工合作、协同发展与相互制约的关系;二是链条上,大、中、小企业存在合作共生关系。

工信部最新统计显示,截至4月15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达99%,中小企业开工率达84%。刘兴国认为,这得益于有关部门、地区及企业之间的充分沟通协调,也得益于抓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复工复产。

“在开放经济体系中,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往往布局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刘兴国建议,相关企业应适时采取应对措施,如提前寻找可替代供应商;调整采购计划,争取在供应商受疫情影响停产前做好采购储备;争取获得供应商的优先供应权等。长远看,要加快产业链的国际化布局,增强产业链的国内替代能力,提升我国产业链安全水平。

6、保基层运转

保障基层公共服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保基层运转,就是要保障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各级部门和公共服务机构开门办公的经费,使教育、医疗、治安、水电、公交等公共服务正常运转。”中国财政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赵全厚认为,基层有效运转,是推动各项政策实施的基础条件,也是保障群众切身利益的基本要求。

为牢牢兜住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底线,今年以来,中央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确定阶段性提高地方财政资金留用比例。

“除了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压减一般性支出等手段,保基层运转还要立足长远,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通过更深入的财政体制改革,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赵全厚说。

一方面,通过专项债、PPP等模式,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减轻财政资金唱独角戏的压力。另一方面,切实有效降低社会资本准入门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使财政资金更多更好地集中用于公共服务领域,好钢用在刀刃上,更好用于保障基本民生。

(本报记者王政、曲哲涵、陆娅楠、李昌禹、李心萍、王观、王浩、赵展慧、丁怡婷报道)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