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连江县定海湾,背山面海,沿着盘山路望着海,随处可见渔船或停泊在岸边,或航行在水面。在岸堤,各家渔民将收获的“海货”在篓子里铺开,摆在岸边的台子上晾晒,散发出阵阵海味。 黄花鱼是篓子里的“常客”,连江黄花鱼声名在外。 在连江养了20多年鱼,从渔民到企业主,许福安早成了养黄花鱼的“老把式”。坐上渔船、撒下渔网、固定网箱……传统的养殖方式稔熟于心,许福安却发现,现如今这套法子不灵了,“老人干不动了,年轻人嫌太累不愿意干。” 近年来,连江通过引进高科技海洋装备企业,鼓励深远海机械化、智能化养殖,这让许福安也打起了机械化养殖的主意。今年5月,许福安将渔场从近海迁往深海,尝试在智能养殖场“振渔1号”里养殖黄花鱼。 省了力气、养出好鱼、卖出好价钱……半年多时间过去,许福安细数深海科技养殖的好处,赞叹不已。 定时自动转网 人力省了七成 站在岸上,视线里是渔民们离岸不远的近海渔场。许福安的“振渔1号”养殖场不在近海,在岸边看不见踪影。跟着许福安离岸登船,船航行了十几分钟,一个“大家伙”闯入视线。 “振渔1号”深远海机械化养殖平台。 福州力美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供图 水面上,“振渔1号”形如“钢铁”岛屿,中间是用钢梁支起的框架,上面“披着”大片的渔网。传统渔场的奥秘通常在水下,“振渔1号”另辟蹊径,做的是“科技养殖”的文章。 以往,渔网用水泥袋子拖住沉在海里,时间长了,自然而然长出坚硬、锋利的牡蛎等附着物,容易把渔网磨坏、撑破,渔网一破,鱼就得跑。因此,“老把式”们都知道,渔网每个星期都得更换一次,再把换下来的渔网都得处理干净了。 “这是个力气活儿。”许福安边说边指着渔网比划,“尤其夏天,顶着大太阳换网,现在很多年轻人吃不了这个苦。” 鱼笼自动旋转,去除海上附着物。余杉芳 摄 干不动、没人干,曾让许福安犯了愁。如今,“振渔1号”上支起的钢结构框架发挥了大用处。养殖场里系统设定后,可以实现定时自动转动晒网,每两天转动一次,网一动,原先“长”在渔网上的附着物就不见了踪影,也就解决了渔网的污损问题。 自动转网省下了大力气,许福安乐呵地说,“振渔1号”养殖现下能省下70%的人力,黄花鱼还更好养活了,存活率提高了10%以上。
标签: 责任编辑:杨艳娜
相关新闻 人民日报头版点赞福州连江“振渔1号”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振渔1号”深远海机械化养殖平台于今年投入使用。 平台配备拥有专利技术的自动旋转鱼笼,解决了困扰海上养殖的附着物难题;还能自动监测海水指标,助力智慧渔业发展。图为“振渔1号”养殖平台。 惊险!6岁连江男孩从10楼坠地 奇迹生还台海网12月5日讯 据福州晚报报道 几天前,在福州市二医院,看到前来复查的强强(化名)活蹦乱跳,恢复得和普通孩子一样,脊柱外科主任医师廖忠笑盈盈地问:“你还踢我不?” 3个月前,6岁的强强从10楼坠落,四肢几乎全瘫。虽然影像报告提示“颈椎爆裂骨折”,必须动手术,但... 人民日报点赞福建连江:“党课随身听”,真管用11月27日,《人民日报》第11版刊登通讯《“党课随身听”,真管用》,聚焦福州市连江县安凯乡海上党支部,渔排上的特殊党课,让海上党支部成为流不走的“渔民之家”。 日前,在福建福州市连江县黄岐半岛附近海域,十几个渔民党员正挤在一间小房子里听课。这是安凯乡海上党支部的一次... 福州连江:突破水产业者贷款“天花板”政策性担保公司助“三农”领域解资金之渴 台海网11月26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日前,在福州市连江县委、县政府主办的“政—银—企”对接会上,福建省连江天源水产有限公司在没有增加抵押物的情况下,仅靠县属企业连江金凤融资担保公司的综合信用评定,向农业银行申请新增贷款400万元。“马上购买精深加工设备,让海带产品附加值提升30%,带动养殖户增收。”公司董事长... 7.86亿!连江打造最美内河,颜值全面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