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军事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军事、亲情、教育,从采访实录解读任正非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20
摘要:今年5月21日,在接受全国数十家媒体采访时,任正非提到了这个飞机,并称今天的华为就像一架被打的千疮百孔但依旧坚持飞行的伊尔2飞机,“我们现在的情况就是一边

对照今天华为所处的环境,以及满网络“支持华为、支持国货”的网友评论,任正非在8年前写下的这段话有一语成谶的味道。

“居安思危”是任正非乐于向外界透露的性格特点之一,早在2000年他就写下《华为的冬天》这样的文章,那时候为华为年销售额220亿元,利润29亿元,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

不过在这个特点之外,我们还能从他的采访、演讲、谈话中窥探他更多的个性和风格,我们尝试通过一些关键词来解读任正非,帮助那些关注商业世界的人们更好的了解这个处于风口浪尖的中国企业家。

军事(伊尔2、绍伊古、赵刚、上甘岭)

1944年,任正非出生于贵州镇宁县距离黄果树瀑布不远的小村里,兄妹七人,他是老大。1968年大学肄业的任正非入伍成为基建工程兵,这一段军旅生涯持续了14年,1983年中国实施百万大裁军,和诸多当时的基建工程兵一样,任正非退伍复原。

虽然在日后的采访中任正非形容自己是一个“没有获得军衔的退伍军人”,但这段军旅生涯无疑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在现在的采访中随处可以看到军事类的词汇,如伊尔2的比喻。

伊尔2强击机,是苏联在1938年(七七事变后一年)研制的一款对地攻击机。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好的对地攻击机,是著名的坦克杀手。苏军称之为“飞行坦克”,德军称之为“黑色死神”,斯大林把本机比喻为“如红军的面包和空气般不可或缺”。

今年5月21日,在接受全国数十家媒体采访时,任正非提到了这个飞机,并称今天的华为就像一架被打的千疮百孔但依旧坚持飞行的伊尔2飞机,“我们现在的情况就是一边飞一边修飞机,争取能够飞回来。”

军事、亲情、教育,从采访实录解读任正非

伊尔2设计方案被多次更改,最初定位于高空轰炸机,但因为发动机功率不够,战斗中机动性能差,导致德军飞机都将其视为首选猎物,随后伊尔2进行了改装,在主要部位如座舱、发动机、冷却器、炸弹舱均安装了甲板保护,提高了生存力。这种改装保全了伊尔2的核心部件,使得该飞机即便伤痕累累但依旧可以战斗。

用这张图片比喻今天的华为处境,除了说明面对困难时华为不屈奋斗之外,还可以理解为华为对于自己的“核心部件”进行了相当的保护,无论是备胎转正的海思,还是秘密研究的“鸿蒙”,这些在核心部件上,华为都安装了“装甲”,以支持自己更安全的飞行。

而另一个和军事相关的高频词是“绍伊古”,在521采访中,这个名字在任正非口中出现过三次。

绍伊古现任俄罗斯联邦国防部部长,他从1990年就出任俄罗斯民防灾害委员会主席直至今日,前后服务了叶利钦、普京、梅德韦杰夫三任总统,2012年出任国防部长,上任6年来,绍伊古为俄罗斯打造了一个精干的军队。

军事、亲情、教育,从采访实录解读任正非

任正非在采访中提到的“绍伊古的总司令报告。”指的是2018年绍伊古在俄罗斯国防部扩大部务会上的报告。

这份报告因为文字质朴、数据详实而广受好评,国内军事迷称该报告“淋漓尽致的描述威胁、单刀直入的展示能力,值得我们学习。”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金一南评价该报告称“文风反映着思想,他的文风犀利,实际上是思想犀利。”

值得一提的是,和任正非一样,绍伊古也是“工程专业”出身,他毕业于克拉斯纳亚尔斯科综合技术学院“工程师-建筑师”专业,曾长期在建筑行业工作。或许是这种相似的职业经历让任正非更关注这个老军人。

任正非在采访中三次提及绍伊古都持赞扬态度,这从侧面可以看出他对这个邻国国防部长的关注和欣赏。

另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军人名称是“赵刚”:在接受央视面对面采访谈及用人方法时任正非说,“我们公司从来不用“完人”……(如果)他不会管人,就派个赵刚去做政委就行了。”

军事、亲情、教育,从采访实录解读任正非

赵刚是《亮剑》中的人物,任正非提到辅助管理的时候自然联想到“政委赵刚”可见他对这部连续剧的熟悉,同时也能看出在他对军旅管理方式的熟悉。

除了伊尔2、绍伊古赵刚之外,任正非提到的和军事相关的词语还有“上甘岭”。

521采访中在谈到华为不会自己做教育时,他说‘我们是主战部队,“坦克大军”在前进时,拖着几个孩子、拿着几个识字本,就不可能冲得上“上甘岭”。’

实际上,上甘岭是任正非经常用来做比喻的词语,此前在谈及华为为何不上市时,任正非也解释说,“守住“上甘岭”是很难的,还有好多牺牲。如果上市“股东们”看着股市那儿可赚几十亿元、几百亿元,逼我们横向发展,我们就攻不进“无人区”了。”

这些和军事相关的词汇形成了任正非的言语风格,同时也塑造了华为特殊的“奋斗文化”,在华为的心声社区内,经常可以看到“英雄、战斗”这样的词语,在那架残破的伊尔2飞机图片上,华为方面印着一句标语“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

在今天这样的时刻,英雄情结、奋斗意志给了任正非足够的信心。在接受央视《面对面》栏目专访时,他说“孟晚舟事件没发生的时候,我们公司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惰怠,大家的口袋都有钱了,不服从分配,不愿意去艰苦的地方工作……现在我们公司全体振奋,战斗力在蒸蒸日上……(华为)应该是在最佳状态了。”——这番话有种“哀兵必胜”的坚定感。

不过反过来看,大量军事词汇的运用和华为对外宣称的“无军队背景”形成了某种文化上的冲突,尤其是在任正非反复使用“上甘岭”做类比时,可能会给美方造成一种不必要的“对立”感。

父母和教育

万通集团创始人冯仑曾回忆他和任正非交往的一个故事。

2013年9月冯仑受邀参加华为的一个活动,地址在北京西边的一个胡同内,参会者还包括柳传志、陈东升等企业家和政界、教育界的知名人士,大家都不知道任正非邀请聚会的原因,深感好奇,冯仑还觉得一定是一件“大事”不然不会请这么多大咖。

但谜底却让大家感到意外,任正非说,组织这么多朋友相聚,只是希望大家帮忙想一个“校训”。他要为他的母校,同时也是他父亲生前所执教的学校——“都匀一中”捐一笔钱,并为这个百年老校确定一个校训。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