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新闻联播》镜头里,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第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陈薇。 陈薇喜欢梳利落的短发,穿笔挺的西装,给人一种硬朗的军人形象;但时光如果倒退,没人会认为当年那个大大咧咧的清华学生会是现在的她。当年的她当过清华咖啡厅的第一位女服务员,摆过地摊,搞过舞会,她甚至被同学们认为是最不适合从事科研工作的人。但也正是她,二十九年如一日地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献身于医学科研工作,将自己的工作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争分夺秒 2020年1月26日,是农历大年初二,54岁的陈薇带领一支由军队紧急派出的专家组赶至武汉,迅速投入到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传播变异、快速检测技术、疫苗抗体研制等工作中。 数日后,在军事科学院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中,她和其他专家们应用自主研发的检测试剂盒,配合核酸全自动提取技术,使得核酸检测时间大大缩短,确诊速度得以提高。这是陈薇团队此次深入疫区进行科研攻关的成果之一。 陈薇在接受采访时说:“有了应对埃博拉等疫情的考验,无论是人才队伍、科研条件,还是技术储备,我们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有更好的准备,我坚信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入驻武汉,让陈薇印象深刻的是,她在金银潭医院见到了院长张定宇。 面对这位身患渐冻症、妻子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却依然奋战在一线的同行者,陈薇说:“你的事迹让我非常感动。” 她忘不了张定宇简洁的回复:“彼此彼此。” 不是第一次面对疫情
1/3 1 |